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之际批判思想的产生条件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3 道试题
1 . 竟陵派是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他们重视作家个人性情流露。竟陵派的代表人物袁宏道曾说好诗应当“情真而语直”,“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李贽也曾指出,儒家理学的最大特点是“假”,而他提倡的是“真”,以真人真言真事真文反对假人假言假事假文。这表明明代文学
A.追求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B.宣传近代民主自由思想
C.动摇男尊女卑的社会思想D.对传统伦理思想进行反思
2022-05-10更新 | 34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学是封建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学术流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儒学有不同的研究重点。比如宋朝周敦颐、朱熹等人宣讲的“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发展到明清阶段,又出现了一个和“宋明理学”同样重要的学术流派,叫作“明清实学”,其中最具特色的则是早期启蒙思想,陈鼓应、辛冠洁和葛荣晋主编的《明清实学思潮史》对此有充分的体现。该书的导论对这一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潮做了很好的概括:在土地制度上公开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经济思想上反对“重本抑末”的传统思想,主张“工商皆本”;在政治上,猛烈抨击君权,提出君臣共治天下的主张;在哲学上,阐发人的主体意识和人的价值,提倡个性解放和人文主义;在伦理道德上,抨击三纲五常。

——摘编自丁冠之《论明清实学的早期启蒙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完整、准确)
2022-05-06更新 | 243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许昌市、汝州市九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押题信息卷(二)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夫之与方以智都生活在明末清初,当时的知识分子以全面总结传统文化和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为文化责任。由于在文化价值认识上的差异,王、方二人有不同的文化选择。对于传统文化,王夫之侧重于发扬原始儒学,方以智力图会通儒佛道三教,但他们都主张通过全面的批判总结,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于西方文化,他们都主张只可取其实验科学的内容,而坚决地拒斥其神学内容。不同之处在于,王夫之认为“地圆说”歪曲了中国传统的浑天说,方以智却认为“远西之说”在中国乃古已有之。王夫之主张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别择方法去实现文化选择,而方以智则主张通过专精并重、全偏兼顾的会聚方法去实现。作为思想家,王夫之和方以智都对明清之世的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摘编自蒋国保《王夫之与方以智文化选择同异论》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夫之、方以智在文化选择上存在异、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王夫之、方以智的文化贡献。
4 . 清代学者钱大昕在《答问四》一文中,指出圣人修《春秋》并非仅仅“为为人臣子者言之”、让“乱臣贼子惧”的一本书,更是“为为人君父者言之”、让“君父惧”的一本书。由此可知,钱大昕的思想
A.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
C.反思了儒学的伦理观念D.彰显了严谨的考据学风
5 .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到了明代有读书人对三纲的解释为: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明朝
A.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B.经济领域的新变化
C.思想界对理学的批判D.民主思想成为主流
2022-04-2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得益于
①其思想体系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儒家思想没有受到外来思想的影响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
7 . 孔庙从祀是指以孔门弟子及后世儒者附祭孔庙。孔庙从祀延续千年,其间以“传道”“明道”儒者居多,如朱熹等。清代,范仲淹成为以事功著称从祀孔庙的第一人,开创了以“行道之儒”从祀之风气。这一变化,反映了
A.清政府对改革的推崇B.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C.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D.范仲淹学术影响扩大
8 . 明中叶,李开先、唐顺之等文人名士认为:《水浒》“委曲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不应诟病其宣扬“奸盗诈伪”之事,而是看到其“序事之法”与“史学之妙”。这反映出
A.知识分子审美趣味的世俗化B.民间有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水浒》真实再现宋代历史D.反封建统治的进步思想产生
9 .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富民”主张,如唐甄认为“夫富在编户,不在府库。若编户空虚,虽府库之财积如丘山,实为贫国”,颜元提出“富天下,强天不,安天下”。这些主张
A.使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B.突破了宋明理学的义利观
C.为民本思想注入时代价值D.削弱了工商阶层的影响力
10 . 梁启超对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有过精辟的阐述:“他们对于明朝之亡,认为是学者社会的大耻辱大罪责,于是拋弃明心见性的空谈,专讲经世致用的实务。他们不是为学问而做学问,是为政治而做学问。”据此可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学
A.推动理学主体地位确立B.对传统秩序进行了反思
C.促进维新变法运动发展D.改变了社会主流价值观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