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宗羲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学者秦晖以《明夷待访录》中关于古代赋税改革的论述为基础,提出了“黄宗羲定律”,该定律可以用公式表述为:bn=a十nX,其中bn是n次改革后的新税额,a为原始税额,X为杂派,n为改制次数。据此判断,该定律
A.反映了古代农民税负的周期性变化B.是由于权贵集团的赋税转移而形成
C.是古代君主专制逐渐强化的体现D.体现了古代税制改革的基本规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地方政权层次,黄宗羲主张恢复唐代的方镇制度。黄宗羲认为在沿边地区设立方镇有五大好处,其中最主要的是能够“一方之财自供一方”“一方之兵自供一方”“一方不宁,他方晏如(注:安定之意)”。黄宗羲这一设计的内在精神是
A.强化地方割据
B.反对专制集权
C.践行民本思想
D.回归历史传统
3 . 黄宗羲说:“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据此可知,作者
A.提出废除宰相之弊的补救之策B.反对君主世袭统治
C.宣扬近代“民权”的进步思想D.批判宰相专权乱政
2021-04-16更新 | 36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衢丽湖三地市2021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说:“清初大儒黄宗羲虽宗阳明,但主张多读书以穷理之变化,并以实践为归;顾炎武不谈心性,他的治学范围,以典章制度、社会经济为主。”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黄、顾二人的共同思想是
A.倡导经世致用B.主张工商皆本
C.批判君主专制D.挑战儒学正统
5 . 黄宗羲认为,将来只有再立宰相。正名定义,把宰相来做政府领袖,不要由皇帝亲揽大权。顾炎武认为,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地方政治干不好,天下就大乱。二人讨论明代政治制度旨在
A.强调地方吏治的重要性B.反思中央集权的缺陷
C.探索当时中国政治出路D.批评君主专制的危害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公”“私”关系的讨论和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论说,曾经使我们将那个时代称之为“启蒙时代”。……但黄宗羲们没有真正的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他们也没有设想出一个权力更替和权力制约的机制。急剧的改朝换代,决定了他们的“待访”必将成为一种“空守”。因此,对他们思想的启蒙色彩要做仔细的检讨,或者说他们的启蒙意义要到晚清才得以真正展现。

——摘编自干春松《儒学概论》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典型的民权宪法,第一次比较充分的体现了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的宪政理念,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立宪的新篇章。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否定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之久的封建主义的专制制度,从而树立了帝制非法和共和合法的观念,促进了民主主义潮流的大发展和人民思想的大解放。

——摘编自袁兵喜《权利与权力的规制——<中华民国临时的法>之宪政理念》


(1)根据材料一,写出黄宗羲的代表作。结合所学,从“‘公’‘私’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视角,概述黄宗羲思想所具有的“启蒙色彩”及其对晚清思想家的“启蒙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方面的主要体现,并指出该“约法”的历史地位。
2022-04-0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黄宗羲中年时期忠于故国,追随南明抗清势力,四处流亡。他的思想中充满对家乡绍兴的温情脉脉留恋,“东南粟帛,灌输天下;天下之有吴、会,犹富室之有仓库匮篋也。”据此推知,黄宗羲倡导(     
A.“民贵君轻”B.“存理去欲”C.“工商皆本”D.“劝课农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表所示是陆楫和黄宗羲的相关言论。据此可推知,这些言论(     
言论出处
自一人言之,一人俭则一人或可免于贫;自一家言之,一家俭则一人家或可免于贫。至于统计天下之势则不然吴申元《明代经济思想家——陆楫》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督本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A.体现了追求物质享受的思想B.在思想史上有创新意义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改变了传统的价值取向
2022-03-13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五校联盟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明末清初的思想界异常活跃,有一位思想家说:“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该主张
A.具有近代的“民权”意识
B.论述了“王国”和“亡天下”的区别
C.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具体反映
D.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思想武器
2021-05-13更新 | 33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朝末年,黄宗羲针对“崇本抑末之道”,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商”是繁荣社会生活、活跃经济往来所不可少的,属于“本”;铺张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等“习俗”和奢侈腐朽的生活方式是“末”。这一思想
A.忽视了农业生产的作用B.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C.摒弃了传统思想的糟粕D.体现了反封建的政治主张
2020-12-01更新 | 51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