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宗羲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黄宗羲强调“学问之道,以各人自用得着者为真”,批评那些不读书的心学家和读死书的理学家“天崩地解,落然无与吾事”。 同时,他认为“致良知”的“致”字即是“行”字,“致良知”便成了“行良知”。由此可见,黄宗羲
A.强调读书目的是探究万物B.否定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C.注重伦理道德的教化功能D.具有明显的经世致用意识
2022-05-09更新 | 1546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1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帮课堂】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写道:“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这反映出他的政治设想是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B.君主应该利用学校培养人才
C.士人参政分享国家政治权利D.恢复宰相与君主共议国事传统
2021-09-04更新 | 617次组卷 | 18卷引用: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练习)
3 .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黄宗羲认为“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恋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而清雍正帝提出“凡士农商贾,皆赖食于农,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黄宗羲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B.雍正帝的主张符合了社会转型需要
C.两者的对立是两大阶级对立的表现D.明清之际社会经济有新的发展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黄宗羲在清入关初期以明朝为“本朝”,对清朝持敌对态度;稍后,以“有明”代替明朝,用“北”字比喻清朝;康熙十八年后,他用清年号,称康熙帝为“圣天子”,与清朝官吏交往。材料表明
A.黄宗羲政治立场左右摇摆B.清政府践行“天下为主”思想
C.清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D.黄宗羲对清初国家治理的认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学校,所以养士也”,“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太学祭酒,推择当世大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每朔日,天子临幸太学,宰相、六卿、谏议皆从之。祭酒南面讲学,天子亦就弟子之列。政有缺失,祭酒直言无讳。”在这段材料中,作者意在强调
A.经世致用B.尊师重教C.知行合一D.直言进谏
6 . 黄宗羲、严复两人的思想具有理论视界的一致性,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固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严复《辟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和黄宗羲在对待君主制度上有何差异?并从思想来源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7 . 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材料二“愚谓政者,为治之具;刑者,辅治之法。德礼则所以出治之本,而德又礼之本也”。

“仁者,本心之全德”,“心之全德,莫非天理”。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故不可以不修身”。

“平易近民,为政之本”,“以养民为本”,“爱莽民力”。

——摘引自朱熹《论语集注·为政》《中庸·集注》《朱子语类》等

材料三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传统社会的共治理念就已萌芽。战国的《六韬》就有“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的记载;西汉的《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观念,表明我国传统社会的共治观已经形成。在治理模式上,“共治”表现为国家层面上的“君臣共治”和地方层面上“官绅共治”。

——徐亚文刘洪彬《共治理念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老子思想的核心,结合所学,分别说明荀子与董仲舒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主张。
(2)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德治”思想。仔细阅读材料二,概括朱熹“德治”思想的基本内涵。
(3)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从“君臣共治”角度,以孔子、朱熹、黄宗羲为例,指出他们在“君臣关系”方面的思想主张。②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以中共八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为例,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探索。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梦-民主路》解说词中说:“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已超越了传统儒家重民、爱民、为民请命的旧民本思想,开始走向民主、民治的新民本思想。”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是思想家们将“民”的概念正式引入政治思维,活跃于当时思想界中的诸子百家中的各派,大多都有关于民本思想的论述。……明末清初,思想家们积极评议时政,对传统的民本思想进行了理论的升华,使其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民本与民主的比较》

材料二   西汉巨贾卓王孙的新寡女儿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见钟情,两情相悦,雪夜私奔。对此,宋明理学家认为“逾墙淫奔,无耻之尢”;明末李贽却认为卓文君是“正获身,非失身”、“当大喜,何耻为”。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补救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启蒙思想与18世纪的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秦时期儒家提出了哪些“民本”思想主张?分析明末清初思想家对传统的民本思想做出的“升华”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在对待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问题上,宋明理学家与李贽的看法存在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述“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是中世纪末的产物,而西方启蒙思想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这一观点。
9 . 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观点截然相反,其决定性原因是
A.阶级立场根本不同
B.外来思想影响的程度不同
C.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
D.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谈到:中国传统士大夫阶层对于无边皇权的有限制约,常常是通过知识和思想的阐释来进行的。下列材料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有
①“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②“人君所畏惟天,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者!”(《宋史﹒富弼传》)
③“凡日蚀,人君皆当戒惧修德,以消其咎。”(孙复《春秋尊王发微》)
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