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宗羲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提出要“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又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被许多人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2)阅读材料二,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夷待访录》为什么被称为17世纪中国的“民权宣言”。并分析其主张没有成为主流思想的原因。
2023-10-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阳明心学盛行,士林学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打机锋、弄隐语,几近狂禅,空疏已达极点,针对学风空疏,明末清初学者起而提倡“实学”。这反映了当时(     
A.市民文学兴起B.思辨哲学没落C.儒学地位动摇D.经世思潮产生
3 .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其爱国思想的真实写照是(     
A.“存天理,灭人欲”B.“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D.“天下为主,君为客”
2023-06-15更新 | 128次组卷 | 32卷引用:福建省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黄宗羲指出:“事功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之不能达之于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哉?”这表明黄宗羲主张(       
A.大力发展社会教育B.以道家学说矫治时弊
C.做学问要经世致用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023-03-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部分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黄宗羲提出“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顾炎武倡导“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由此可知,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主张分化事权反对君主专制B.仿行西方民主制度
C.小国寡民以维护天子威严D.民主选举以实现地方自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黄宗義以“曳木工”的工作场景类比了其理想统治——“分治而群工”:“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据此可知,黄宗襄这一思想(     
A.深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B.表明人的权利意识觉醒
C.契合了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D.旨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面对封建帝王对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黄宗羲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来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开错了药方”指黄宗羲只是反对僵化的理学
B.黄宗羲认为依靠道德限制君权是唯一的途径
C.“看对了病症”指黄宗羲认清了君主专制的危害
D.黄宗羲的思想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臣》中指出,“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因此臣之“出于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表明黄宗羲(     
A.阐发民本思想B.倡导个性解放C.提出工商皆本D.动摇儒学根本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

材料二   康德在他的《什么是启蒙》(1787年)中说:“启蒙就是使人们脱离未成熟状态。”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启蒙运动是工业化的前奏,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在法国,参加启蒙运动的学者有200多人。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相比启蒙运动的主要不同,并分析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3-01-0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对比研究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西周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与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主要是一场文化运动,……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随后遍及欧洲大地,成为l4世纪摧毁中世纪旧结构的“灾难”。……她将欧洲从中世纪引向了近代社会。

——丹尼斯谢尔曼、乔伊新索尔兹伯里《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ye,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五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1)据材料一、二,指出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运动承担的相同历史使命。
(2)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3)据材料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同时期的中外思想家提出的革新社会的方案有何本质不同。分析两者出现差异的经济根源。
2023-01-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