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宗羲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 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暴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 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益多安。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则,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原因。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点意义。
2 . 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
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
C.传统儒家思想的革新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
2020-12-0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治国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重要内容。
(1)春秋战国时期,治国安邦的问题始终是诸子百家探讨的主题,史称“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该历史现象的背景是什么?请列举诸子百家中不同学者的治国思想(任选两位)。

材料一   孔子何貌?……《论语》以“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十个字概括孔子的风神气质。自秦汉时期儒学成为显学后,人们借助于各种造型艺术形象的载体,不断地塑造孔子的形象,或图之于壁,或刻之于石,或镂之于木,或画之于纸帛,将孔子形象、事迹及思想广泛传播。孔子的形象基本被定格为慈祥、谦逊,以衬托其“温良恭俭让”的精神气质……宋元以后,孔子形象被帝化和神化,服饰由公侯制进到帝王制,头戴十二冕旒,身着十二章服。野史和民间传说则塑造出眼露睛、鼻露孔、唇露齿、头圩顶、耳重肩、手过膝以及身材不匀称等“七陋说”和“四十九表说”,孔子相貌的呈现渐次夸张与变异。

——摘编自董倩倩、范菲菲《圣人之像——从馆藏文物看孔子形象》变迁》



(2)依据图文材料拟定一个主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所拟主题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以宰相而摄天子”“公其非是于学校”。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3)依据材料指出黄宗羲的治国主张。这些主张反映出的思想观点是什么?
2019-12-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优秀的思想文化往往引领着时代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1)依据材料一,联系背景,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一方面是帝王对于人民横征暴敛、残酷盘剥的现实;另一方面,天下又不能没有帝王。对于这道难题,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的解答也只能祭出道德说教的大旗,将希望寄托在后世君王能够积极效法那些虚幻的尧舜禹等上古帝王的样板上面……从今天的角度看,黄宗羲明显属于“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

——周英杰《大历史的小切面》

(2)请结合所学,对材料二黄宗羲 “看对了病症,开错了药方”这一观点加以说明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或主张

时期口号或主张
1861—1899 中体西用;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实业救国;变法自强,君主立宪
1900—1909 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 尊孔复古; 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920—1929 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 ;打土豪,分田地,工农武装割据
1931-1945收复失地,还我河山;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抗战胜利万岁
(3)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知识,从上表的口号或主张中提炼一个主题,用史实加以论述。(要求:主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使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纵观3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每一个阶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这些理论创新和突破成为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可以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理论突破与实践探索互动的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论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理》

(4)依据所学知识,任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30年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每一个阶段都是由理论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开启的”。
2019-11-21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B卷)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