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黄宗羲的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黄宗羲的学问和品行堪为楷模,后人敬仰其学行,屡有纪念之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吾邑号称文献之邦,代有名贤,社祭相望,独至黄宗羲先生,尚无专祠,无以崇礼先哲、讽励人民也。先生言“天下为主,君为客”,近人目之为东方卢梭。其为学也,上承阳明,知行合一;于经史历数之学,无不贯通。观乎方志之传记,著述之留遗,盖可想见其为人焉。查黄公学行风节,卓绝千古,晚清之季,从祀文庙。姚邑为公故里,理应设立专祠。

——摘编自《余姚知事请建先贤祠宇》(1917年)

材料二县长林泽,为崇敬先贤起见,特发起组织黄社。黄宗羲先生道德文史,彪炳千秋,明社既倾,力谋匡复,其悲愤忠义之气,充塞宇内。当此学术衰歇、民气消沉之际,极宜集社崇奉,以资表扬,而昭激励。

——摘编自《余姚县长发起组织黄社》(1936年)


(1)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学行表现,指出当地人了解其学行的途径。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地方官倡导纪念黄宗羲的动机及其时代背景。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礼记·礼运篇》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孔子最早提出天下为公。随着时代的发展,天下为公的社会定位及围绕“公”的讨论和具体表述带有不同时代的特征。在早期的儒家思想家看来、为“公”是立君治国的理想状态。法家率先提出“公天下”,阐述了法律作为天下为公的手段的重要性。宋明理学更是把有关“公”的政治思维发挥到极致,天下为公、以民为先的思想在当时成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工具。17世纪,黄宗羲对天下为公做出了系统的论述,将天下为公视为君主得以存在的责任和义务,提出“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已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君主是天下的公仆,要鞠躬尽瘁,承担天下兴亡的重任,否则将成为“天下之大害”。黄宗羲的天下为公解释真正具有了关心民众忧乐、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内涵。

——摘编自黄叶微《论“天下为公”思想的传统内涵与现实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天下为公”思想的传统内涵及其形成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古代“天下为公”的思想。
2022-07-15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暑假必刷卷01-2022年新高三历史暑假必刷卷(新高考地区适用)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公”“私”关系的讨论和晚明资本主义萌芽的论说,曾经使我们将那个时代称之为“启蒙时代”。……但黄宗羲们没有真正的否定君主制度的合理性,他们也没有设想出一个权力更替和权力制约的机制。急剧的改朝换代,决定了他们的“待访”必将成为一种“空守”。因此,对他们思想的启蒙色彩要做仔细的检讨,或者说他们的启蒙意义要到晚清才得以真正展现。

——摘编自干春松《儒学概论》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典型的民权宪法,第一次比较充分的体现了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的宪政理念,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立宪的新篇章。它以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主权在民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否定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之久的封建主义的专制制度,从而树立了帝制非法和共和合法的观念,促进了民主主义潮流的大发展和人民思想的大解放。

——摘编自袁兵喜《权利与权力的规制——<中华民国临时的法>之宪政理念》


(1)根据材料一,写出黄宗羲的代表作。结合所学,从“‘公’‘私’关系”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视角,概述黄宗羲思想所具有的“启蒙色彩”及其对晚清思想家的“启蒙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规范国家权力、保障国民权利”方面的主要体现,并指出该“约法”的历史地位。
2022-04-09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出身贵族,因为经济富裕和时间充足,经常去各国游历,因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1731年,他回国后开始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写作,在1748年出版了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他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多方面研究法的精神,强调法律应当与政体相适应,在专制政体下,人们是没有自由的。在他看来,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因此还提出了权力分立的理论。他认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要想相互制约,需要有一些制度上的安排。首先,司法权不应该设为永久的。其次,立法机关可以在国家危难时授权行政机关逮捕有犯罪嫌疑的公民。最后,行政可以通过反对权来参与立法。他对三权分立的表述比洛克提出的更完善,把它推到了更高的层次。因此,书中的思想理论不仅指导了十八世纪欧美的各国资产阶级革命,也为各国资产阶级建立各种法律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摘编自宋海凤《浅析<论法的精神>的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材料二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变革意义的一个关键时期。黄宗羲在抗清斗争失败之后,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由武装斗争转变为哲学思想上的批判,这一转变使得黄宗羲对整个封建专制制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并最终著成了《明夷待访录》。书中的内容虽少,但是却涉及政治体制、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军事建设、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他批判一切封建专制君主,民主贯穿全书,描绘了一幅批判封建旧制度,构建民主新制度的宏伟蓝图。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民主启蒙思想意义的著作,书中阐释的民主思想对我国近代的维新改良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具有深远影响。

——摘编自高帅奇《从<明夷待访录>看明清民主思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德斯鸠与黄宗羲作为伟大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论法的精神》与《明夷待访录》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著作撰写的因素。
2022-03-15更新 | 2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后之圣王而欲天下安富,其必废金银乎?古之征贵征贱,以粟帛为俯仰。其时之金银,与珠玉无异,为馈问,器饰之用而已。三代以下,用者粟帛而衡之以钱,故钱与粟帛相为轻重……故至今日而赋税市易,银乃单行,以为天下之大害……二百余年,天下金银,纲运至于燕京,如水赴壑。承平之时,犹有商贾官吏返其十分之二三,多故以来,在燕京者既尽泄之边外,而富商、大贾、达官、猾吏,自北而南,又能以其资力尽敛天下之金银而去。此其理尚有往而复返者平?夫银力已竭,而赋税如故也,市易如故也。皇皇求银,将于何所。渴田土之价,不当异时之什一,岂其壤瘠与?;否。不能为赋税也。百货之价,亦不当异时之什一,岂其物阜与?曰∶否。市易无资也。当今之世,宛转汤火之民,即时和年丰无益也,即劝农沛泽无益也,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诚废金银,使货物之衡尽归于钱。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分析其提出该主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黄宗羲的上述观点。
2022-03-11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2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主张以法为教,意思就是除了制订法律以外,还必须要宣传法律,普及法律知识,让广大人民群众遵守法律,运用法律。以法为教是秦代施行政策,加强思想法制,巩固中央集权的标志之一。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后世有它一定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其“ 法、术、势” 相结合的理论。

——摘自张翠萍《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及现实意义》

材料二   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学校》

材料三   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康有为在给光绪帝的奏折中,主张“君民共主”。

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头脑注入了一系列崭新观念,让整个中华民族对“革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郭军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韩非被称为“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的原因,并分析法家理论在秦汉时期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黄宗羲为限制君权提出了怎样的主张?其主张对后世有何积极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列举康有为在维新变法时期的主要事迹。②指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与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辛亥革命“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
2021-04-24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科目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