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明代思想家李与德意志马丁・路德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否定教会B.反对专制C.挑战权威D.发展资本主义
2022-01-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在论及欧洲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时说:“当教会要求人们受难和屈从但却不能阻挡瘟疫(黑死病)的蔓延时,人们的禁欲观念开始瓦解,自我救赎的行动开始出现。”这反映出当时
A.人们开始放弃对上帝的信仰B.封建教会的权威受到了质疑
C.宗教改革具备厚实社会基础D.理性精神成为时代主流思潮
3 . 1521年,马丁·路德开始用德语翻译《圣经》,历时13年,到1534年才最终完成。德文版的《圣经》几乎一出版就广为流传,仅在1522~1546年,德文版《圣经》及其摘录就印刷和翻印了400多次。德文版《圣经》的流行
A.增强了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B.促成了德意志的政治统一
C.加速了罗马教会势力的衰落D.助力了德国世俗文化产生
4 . 希腊神话在古希腊文明湮灭一千多年后的14世纪,骤然成为西方文学创作的热点题材,美神阿佛洛迪忒化身为彼特拉克笔下美丽的劳拉,而爱神厄洛斯的世界则被《十日谈》作为抒情笔意所在……神明在这一时期的文学著作中是那么个性张扬,尽情地享受着世俗生活的乐趣。材料反映了
A.理性主义的社会蓝图B.文艺复兴的价值取向
C.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D.神学迷信的广泛传播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在这些现实关系中,经济关系不管受到其他关系——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多大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它构成一条贯穿始终的、唯一有助于理解的红线。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提取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举例说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15世纪的300年间,意大利由于繁荣的地中海贸易和发达的制造业,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意大利城邦的富翁为抬高身价而结交文人雅士,使得学术和艺术因此受到人们的尊崇,个人不再是被神创造、顺服于神的芸芸众生中的一分子。人们把这种个人的觉醒和基督教信仰结合起来,如在《神曲》里,但丁在空间和时间里漫游,其中既有真实的历史人物,又有神话中的人物······为发展这些品质,就要研读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研习需要读古典文献,人文主义者便去找这样的文献,结果找到了大量著作。从14世纪起,这个新生代(或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画家们就力图撇开道德上、宗教上的先入之见,使现实本身再现出来。

——摘编自[荷]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

材料二   1660~1789年,欧洲除英国、荷兰和瑞士外,都处于号称君权神授的君主专制制度下。因此,这一时期的启蒙运动是一场全欧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批判的矛头都是指向信仰主义的,也就是说是指向一种已经或正在成为过去的思想或社会意识的。启蒙不是以教育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对愚昧之见或信仰迷信以及流行的霸权话语进行批判,从根本上说,是指对任何一种意见的话语霸权本身的颠覆,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近代以来的理性主义、怀疑精神和自我意识的成熟之上的,这体现了其思想深层次上的人本主义本质。

——摘编自董小燕《西方文明史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及文艺复兴时期新观念的特点。
(2)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学者认为“启蒙运动是一场全欧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理由,并简述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联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加尔文宣称:“上帝允准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世间所处地位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该主张
A.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诉求B.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
C.反映了理性主义的兴起D.不利于发挥新教的教化作用
8 . 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用戏剧、雕刻、绘画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向人们展示人性美与自然美。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
A.追求现实人生幸福B.具有世俗性的特征
C.摆脱了教会的束缚D.侧重道德心理刻画
9 . 下图是16世纪欧洲宗教思想中信徒与上帝关系的变化图。这一变化
A.缘于“因信称义”的提出B.反映了宗教仪式的繁化
C.推动了理性主义的传播D.体现了罗马教会的崩溃
10 . 马丁路德认为:“一件事,只有一件,是基督徒的生活,是基督徒的义与自由所不可缺少的,这一件事就是上帝的道,基督的福音。”这说明马丁路德
A.崇尚世俗生活方式B.强调了自由平等原则
C.宣扬信仰即可得救D.奠定了宗教改革基础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