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文艺复兴的重要性在哪里呢?很明显,对人的重新强调和对人所能取得的成就的重新强调显然比中世纪的观点更能导致海外扩张。事实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导向的。其代表人物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的某些思想方式。他们坚持崇高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物。他们继续寻找哲学家们所说的能将其他金属变成黄金的石头。他们仍然相信占星术,并把它与天文学混淆。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目的是使宗教文化世俗化,使科学文化与宗教神学相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而宗教改革的目的是夺取天主教会的领导权,使政、教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的新宗教。材料最能反映
A.科学与神学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B.社会转型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C.两场运动在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D.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3 . 16世纪初的德意志,《圣经》版本有14个之多,在这种局势下,马丁·路德将其译本统一为德语。路德版《圣经》一经问世便引发了社会民众的高度关注并带来了剧烈的反响。在1534-1570年间,仅维滕堡一地,印数就达到10万册。据此推知,马丁·路德此举
A.增强了德意志民族凝聚力B.推动民众确立了对上帝的信仰
C.使德国完成国家统一大业D.清除了教会对世俗政权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其积极意义是
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
C.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级的利益
5 . “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学的使唤”."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极本原则,生存权是人的最高的自然权利。”以下对材料概括最准确的观点是
A."人性论"B."三权分立"学说C.“人民主权"说D.“因信称义"
2021-09-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1517年,德国威登堡大教堂门口张贴出《九十五条论纲》,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辩论。这场辩论的主题是:
A.宗教的虚伪B.灵魂自救C.权力的产生D.生命的起源
7 . 作为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强调个人可以通过虔诚的信仰直接面对上帝,以恢复人的尊严和自主性;加尔文则主张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所在,人类生存的意义在于为上帝的荣耀和权威服务,“上帝不是为了人存在,而人却是为了上帝而存在”。据此可知,他们
A.对宗教和信仰的看法存在根本分歧B.颠覆了对人与上帝关系的传统观念
C.促进宗教改革运动范围进一步扩大D.否定了天主教会和圣礼存在的意义
8 .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尝试探索从拟人化的角度来理解建筑形式的表达力,在写道建筑时说:“凡是没有掌握人体,尤其是解剖学的人,永远也不能理解它。”达・芬奇为了更准确地绘制人物画,也将在人体解剖中得来的数据用在绘画中。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科学发展影响艺术创作B.人性自由得到充分尊重
C.绘画艺术注重灵魂塑造D.解剖医学取得巨大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基督徒具有‘精神的属性’,在精神方面他们是自由的,只服从于上帝;基督徒还具有‘肉体的属性’,在物质方面应当服从世俗权威,可以当兵、嫁娶、过世俗生活。”马丁·路德提出这些言论的主要目的是
A.人要追求物质生活B.否定教皇权威C.反对宗教信仰D.强调王权至上
10 . 15世纪的意大利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辈出的时代,几乎所有文化名人都会在多个领域获得非同凡响的成就。该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A.天主教会权威动摇B.个性自由思想解放
C.传统文化积淀深厚D.理性精神全面开花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