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7—18世纪,欧洲社会不再颂扬个人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各种爱国人士的塑像竖立起来,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这反映出欧洲
A.封建专制王权进一步强化
B.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扩大
C.启蒙运动推动思想的解放
D.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显现
2019-06-18更新 | 662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 . 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但他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们,宗教是不可少的,“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这说明伏尔泰
A.意识到宗教的社会功能
B.没有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
C.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D.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019-06-12更新 | 7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6-2017年辽宁省大连市二十中高二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当立法者使人民处于专断权力的奴役状态时,“人民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人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洛克使用“上帝”概念的实质意义在于
A.“上帝信仰”由来已久
B.弘扬“因信称义”思想
C.强调“天赋人权”的合理性
D.以神权对抗世俗专制王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
C.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2019-05-10更新 | 1427次组卷 | 3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启蒙思想家指出:“专制之下无祖国”,法国大革命被认为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由此可知
A.近代民族主义思潮源自启蒙运动
B.推翻君主的革命都属于民族革命
C.专制政治与近代民族国家不相容
D.暴力是形成民族国家的必经之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一致认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于使人们不只是获取和扩展具体有用的知识,而是捍卫、强化和巩固新的思维方式。”这说明,启蒙运动
A.消除了思想界的分歧   
B.注重发动民众的力量
C.旨在推动知识的普及
D.具有鲜明的理性精神
2019-04-26更新 | 1119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两人对自由平等看法、观点完全相反
B.两人尽管阶级属性不同,但观点一致
C.两人都主张自由平等,但获得的方式不同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卢梭提出:“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这主要反映的是
A.社会契约论
B.人民主权说
C.天赋人权
D.人民革命权利
2019-04-21更新 | 857次组卷 | 102卷引用:[首发]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第二次阶段) 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材料中,该启蒙思想家主张
A.天赋人权说
B.分权制衡说
C.三权分立说
D.社会契约论
2019-03-27更新 | 792次组卷 | 5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文主义发展概况


提取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论题,论证须有史实依据。)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