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制的社会观念,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鲜明的等级尊卑秩序。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方式上动与静的差别B.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
C.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
2 . 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反映在
A.反宗教神学
B.以理性作为思想武器
C.主张自由平等
D.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统计了启蒙运动中普鲁士最重要的杂志《柏林月刊》300名撰稿人的社会身份。由此推断普鲁士
类别人类/比例组成
第一集团80人/27%学者集团,由大学与人文中学的教授及各级教师组成。
第二集团60人/20%官员集团,由政府部分各级官吏组成。
第三集团50人/17%神职人员,由神学家、教士、牧师等组成。
第四集团45人/15%贵族集团,由有爵位的贵族组成。
第五集团60人/20%由来自其他社会职业阶层的人组成,其中包括15名“自由职业作家”,10名军官,7名书商和银行家。

A.国内社会等级制度森严
B.社会上层是启蒙运动的主体
C.民众深受启蒙运动影响
D.专制主义已经呈现衰落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卢梭认为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对卢梭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B.与雅典的民主制本质相同
C.可能导致侵犯人民的自由
D.赞同三权分立的思想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6 . 独立战争后,美国确立的政治体制源于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论法的精神》D.《社会契约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一切有权利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利。”为此,这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张是()
法制原则
A.社会契约B.三权分立C.人非工具
8 . 当传教士把中国文化带回欧洲后,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就感觉到这是一个以道德为本的、以人的自我提升为主的文化。中国和西方的传统宗教文化完全不一样,是以人为本的。由此可知
A.西方近代人本主义源自中国文化
B.中国文化孕育着西方近代人文精神
C.中国古代文化逐渐摒弃了神秘色彩
D.启蒙运动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了营养
2018-10-27更新 | 135次组卷 | 4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9届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三: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那么,人民的自由虽可用法律加以保障,但它原是天所赐予的,为任何人所必不可少。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普罗泰格拉的观点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二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有何关系?
(3)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4)材料四体现了欧洲发生的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核心是什么?这场运动对欧洲的影响有哪些?
2020-08-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日喀则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康德有句名言:“我是孤独的,我是自由的,我就是自己的帝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人不是他人的工具B.自由是以孤独为代价的
C.是个人私欲膨胀的表现D.否定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2020-05-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