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君主的权利与党派的信仰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精神D.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2020-12-29更新 | 77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启蒙运动中有位思想家提出“行政权力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 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或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 只有服从。”在此,这一思想家强调的是
A.天赋人权B.主权在民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三权分立
2020-08-24更新 | 296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①以“理性”为核心②抨击教会的腐朽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④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4 . 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经历重大转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4世纪中期的意大利,薄伽丘小说的“市井琐事”和“市民情调”是对古典拉丁文化的直接挑战,也是对市民社会风俗的积极倡……在对教会和君主双重压迫的反抗和嘲弄过程中,薄伽丘实现了为市民阶级价值观念张目的人文关怀主题。

——张攒、江宁康《文艺复兴与早期人文主义思想的嬗变》

材料二       路德认为,只有信仰基督,才可得到上帝的恩典;只要心存信仰,人的获救就无需教士的中介作用,不必求助教皇和教会…路德新教所推的权威《圣经》,也不是如天主教解释的那样,是一本只有教皇可以解释的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教条主义的经典,而是一本人人可以阅读和解释的,并在其中得到人与上帝交流的福音书。

——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孟德斯鸠不但抨击暴君政体,而且他还专门研究了防止或避免出现暴君政体的具体办法。按照他的看法,只有划分国家的权力,才能保障人民的自由,才能避免暴政的出现。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薄伽丘小说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薄伽丘小说产生的经济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孟德斯鸠的“具体办法”。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14-18世纪欧洲思想领域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
2020-07-27更新 | 411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2018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第二次) 历史
5 . 陈街哲在《西洋史》中说:“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中,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都是在承文艺复兴运动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其中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创新发展”表现在
A.提出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B.倡导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C.构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蓝图D.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
6 . 历史学家们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精神层面现代化的进程。这三场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彻底摧毁宗教与迷信的精神枷锁B.使人从封建愚昧中日益获得解放
C.促进人类民主、科学思想的形成D.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
2020-03-07更新 | 564次组卷 | 68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智贤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出现“中国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的)皇帝自古以来便是首席大祭司……他可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哲学家,最有权威的预言者,皇帝的御旨几乎从来都是关于道德的指示和圣训……中国的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因而……成为民众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在别的国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国,其作用更大,用以褒奖善行。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皇帝实际上集政权和教权于一身,可以凭借其双重权力为所欲为。……中国的法律往往与习俗相混,判断是否违法并无严格的依据,罪与非罪、重罪与轻罪,最终都取决于皇帝的意志。……皇帝不但是最高行政长官,同时也是最高立法者和最高司法长官。……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

——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伏尔泰、孟德斯鸠对中国政治的看法及其各自的理由。

材料三   绝大多数欧洲学者只能通过出版物分享传教士提供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仅有少数有缘结识在华或曾经赴华的传教士,向他们索取更多有关中国的信息,与他们共同探讨有关中国的种种问题。这类直接交往除了少量面对面的交谈,主要形式是信件往来。……通过各种渠道与在华传教士建立了通信联系的欧洲学者中,最有名的便是著名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另一位与传教士有很多交往的学者,是法国人弗雷莱。

——许明龙《欧洲18世纪“中国热”》


(2)为何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的看法有如此差异,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 . 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是有关“人”的价值观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 既然教皇为了募款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么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都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问题:
(1)普罗塔戈拉属于什么运动(或什么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
(2)材料二体现了苏格拉底的哪一思想主张?他认为一个“好人”的标准是什么?
(3)材料三“教皇募款”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5)上述材料中四位思想家共同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020-01-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锦屏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

思想家

主要思想

黄宗羲(161O一1695)

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

顾炎武(1613—1682)

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

王夫之(1619—1692)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

材料二: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一些主要思想家的主要观点

思想家

主要思想

伏尔泰(1694.1778)

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1689 1755)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卢梭(1712—1778)

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思想家思想的共同点是什么?与黄宗羲等人的思想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有何不同?
(2)这一时期,中西两种启蒙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了什么作用?
(3)从思想产生的社会状况分析,为什么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远远不如法国的启蒙思想?
10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项权力之间分权制衡,才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三权分立”学说成为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政治纲领
B.洛克分权学说的重要来源
C.资产阶级政权建设的理论基础
D.民主制度实现的最佳理论
2019-08-26更新 | 453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