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儒家倡导“内圣外王”、“修齐治平”,要求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为积极的事功,兴邦治国,教民化俗。同世界上其他古老民族的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具有特别顽强的生命力和延续性。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鼓舞和激励着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18世纪的西方多数启蒙学者,把中国描述为一群有理性哲人治理的“模范社会”,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理性的完美体现。在赞关中国的思想与政治时,伏尔泰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将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他称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材料二   梁启超把卢梭、孟德斯鸠作为自己的老师,把学习18世纪启蒙文化作为自己追求、向往的目标。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卢梭的民主学说,批判清王朝,反对改良派,号召民主革命。邹容的《革命军》明确借用了卢梭自由平等的思想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1913年严复翻译了《法意》即《论法的精神》,使启蒙思想在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启蒙思想经过中国学者的融通整合,在中国文化领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

材料三   作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后果,“文化全球化”不仅成为资本掠夺的一种新的形态,国家文化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被历史地和现实地推到了主权国家面前。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李淑梅《中西文化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理性”的表现,并分析西方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启蒙思想对近代中国的重要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文化全球化”的认识。
2020-04-25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表

时间中国欧洲

公元前5世纪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礼、臣忠、父慈、子孝、弟悌乃理想社会之秩序,尊卑、贵贱、亲疏、长幼乃爱人社会之规则古希腊的普罗泰格拉和高尔吉亚等人,以人类的眼光去考察和认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关注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16世纪
王畿强调知识与良知的区别,如认“知识”为“良知”,则“知识”有害于“良知”拉斐尔所绘画的圣母画像都强调母性的温柔以及青春健美,这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18世纪
戴震反对宋儒的“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人的正常欲望的合理性,肯定了“正确理解的个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伏尔泰是自然法学说的拥护者。他从自然法论的立场出发来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的统治,认为自然法就是符合人性或人的本能的


如表是自古代到18世纪中国和欧洲思想家的思想对比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卢梭认为主权是不能代表的,因为“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所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它只能是同一个意志,或者是另一个意志,而绝不能有什么中间的东西。因此人民的议员就不是、也不可能是人民的代表,他们只不过是人民的办事员罢了”。材料表明卢梭的观点是
A.人民有权变更政府形式和执政者的权力
B.代议制不是民主的最好形式
C.全体人民都有反抗暴君的权利
D.国家应保持较小的规模,使政府更有效率
4 . 法国人贝尔(1647-1706年)对神学家说:“你要求我们信仰,这是对的。不过,你只能用权威的名义来要求,却万万不能用理性的眼光来判断信仰的真实性。”这种观点
A.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B.以理性为武器对抗神学
C.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
D.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军官说:不许争辩,只许操练!税吏说:不许争辩,只许纳税。神甫说:不许争辩,只许信仰。只有一位君主说:可以争辩,随便争多少,随便争什么,但是要听话!”康德引用这段材料是用来
A.证明自由民主来之不易
B.强调自由是平等的基础
C.反对封建神权笼罩欧洲
D.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负担最轻,在贵族制之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材料反映了
A.“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进步的不
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
C.自由主义政策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国君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7 . “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口口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口口)分别是指(   
A.启蒙思想家、理性B.人文主义者、人性
C.启蒙思想家、科学D.人文主义者、理性
2019-01-30更新 | 693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2届安徽省宿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雅典智者普罗泰戈拉在《论诸神》中说:“关于诸神,我既不能说他们存在,也不能说他们不存在。”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很多作品均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已出现一些新特点,如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后人评论这幅时说:“圣母好像在说:请你们抱去吧,他不是我的。但同时又把紧贴在怀里,好像如果可能,她就带看他选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用自己的奶来喂养这个并非救世主’,而是自己儿子的普通婴儿。

材辩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1762年)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我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普罗泰戈拉如何看待人和神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9 . 《中西方哲学之比较》中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指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们则有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这样的设想。……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
①16至17世纪的中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日趋成熟与质变
②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中西方思想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
③中西方思想主张的不同反映了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④黄宗羲们的主张局限于封建范畴,孟德斯鸠们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论法的精神》出版后,当人们谈论“民主”的时候,对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的提及越来越少,相反,对孟德斯鸠的引述却占据了上风。与作为乌托邦的民主相对立,现在提出的则是作为可以实现的共和政体的民主。孟德斯鸠感叹道:“整个欧洲都读了我的书,而且所有人都承认,他们无法看出我到底是站在共和政体还是君主政体一边。”

——引自【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欧洲的民主史:从孟德斯鸠到凯尔森》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相关知识,围绕“孟德斯鸠与民主政体”提炼出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