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出的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发展趋势是(          )
事件意义
地理大发现视野开阔
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宗教改革否定教会权威
启蒙运动理性精神质疑宗教
达尔文进化论神学受到严厉考验
现代科学及教育发展教会影响力减低

A.由理性主义到人文主义
B.社会思想呈现世俗化趋势
C.社会思想呈现宗教化趋势
D.由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也说道:“中国民族,其历史之悠久,文化、艺术、智慧、政治、哲学的趣味,无不在所有民族之上力。

—摘自《16-18世纪中国文化经典对欧洲的影响再研究》

材料二:1820——1940年中国与西方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单位:10亿“国际美元一<1990年>)

—摘自《中华百年祭1820——1945经济图文档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学者对17、18世纪中国的看法,结合这一时期中西方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评述这一看法。

(2)概括材料二中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所呈现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启蒙运动不是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件,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它对欧洲和美洲的知识界有着一系列的影响。“理性”是启蒙运动的精神内核。启蒙思想家认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性。他们相信进步,相信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制、权力制衡等。尽管启蒙思想家都反对君主专制,但伏尔泰寄希望于“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强调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制。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主编,史林译《世界大历史:1689—1799》

材料二   鸦片战争结束不久,魏源、徐继畲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就以赞赏的态度介绍过西方的民主制度,说它有中国传说中的“三代政治”之“遗意”。洋务运动期间,介绍西方议会政治、民主政治的著作逐渐增多,同时人们也已认识到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必要,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一些洋务知识分子或早期维新思想家还主张以西方的“君民共主”制度取代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不仅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也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进行过介绍。20世纪后,民主与科学得到进一步传播。

——摘编自郑大华《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近代中国人对民主与科学的追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的基本理念,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对民主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启蒙运动百科全书》记载:启蒙运动时期,某一学说有两个灵感来源,一是英格兰的政治制度,另一个是生物学中的生机论学说。生机论不是把有机体看成机器,而是视之为力求维持动态平衡的不断变化的实体。据此推断提出此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霍布斯
B.伏尔泰
C.孟德斯鸠
D.达尔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自此以后,人类不再以宗教的眼光衡量世界的一切……革命者大都相信人类可以透过理性的观察与设计,革除一切社会弊病,并获致无限的进步。”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智者运动B.文艺复兴C.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摘自《论语》


材料二: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谓之刑,庆赏谓之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减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


材料四: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信条,……显然,这就是“博爱”的本义,因而也就和“自由”与“平等”的信条息息相通了。

——摘自《世界文明史》


(1)   材料一、二、三各反映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2)材料三与材料一、材料二有什么联系?你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3)材料四中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学的原因是什么?
2016-11-18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2011年湖南省慈利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文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