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1 . 启蒙运动后期,“乐社”成为市民阶层进行主要音乐活动的地方,这种组织不断吸引民众进而开始出售门票,形成“音乐会”,成为独立于教堂之外,不被政府应用为典礼性场合的地方。据此可知
A.传统音乐无法取得民众认可B.音乐受众群体逐步扩大
C.音乐创作人文主义气氛浓郁D.贵族与平民间趋于平等
2 . 英国思想家洛克指出:“既然官长的全部权力仅限于……公民事务,而且其全部民事的权力、权利和辖制权仅限于关怀与增进这些公民权利,它不能、也不应当以任何方式扩及灵魂拯救。”由此可见,洛克强调(       
A.政教分离B.主权在民C.君权民授D.分权制衡
2023-06-21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汉阴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文综历史试题
3 .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大力传播牛顿的观点。他曾说:“牛顿的圆规衡量了整个宇宙,揭开了巨大的帷幕,显示出世界的真面目”。这反映了伏尔泰(       
A.倡导科学理性的时代精神B.反对宗教神学的专制统治
C.推崇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主张天赋人权的启蒙思想
2023-03-05更新 | 1530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3月高考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4 . 18世纪的法国,带有主观的、不确定的字眼遭到排斥;热烈的情感和奔放的想象都受到怀疑,被视为产生谬误、贻害社会的根源。这说明,当时法国(     
A.理性精神深受追捧B.文化专制现象严重
C.教会权威受到抨击D.财产私有遭到反对
2022-09-01更新 | 513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3届高三尖子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没有巨富与极贫,“不大的一块田地,宅旁有一座花园,一个水声潺潺的泉眼,再加上一片小树林”,是他宣示的社会理想。社会底层的生活,使他对大部分国家的政府持批判态度,他认为人类生而自由、平等,他的思想启发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阅读其作品,感受其思想,他称得上是(       
①人民主权捍卫者                                           ②浪漫主义之父
③资产阶级国家学说和法学理论奠基者             ④文艺复兴先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6-14更新 | 32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四川、陕西、内蒙古、青海、宁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据此可知
A.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学说
B.天赋人权思想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C.《独立宣言》与洛克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D.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不复存在
2022-05-31更新 | 385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民主”源于希腊文,原意为“人民的权力”;“共和国”一词中的“公共”源自拉丁文“人民”,在古罗马,共和国被视为是“人民的共同事务”;进入帝国时代,“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材料反映了
A.社会契约论根植于久远的传统文化
B.君权神授理念取代了人民主权思想
C.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在不断发展创新
D.罗马帝国的立法重视体现君主意志
2022-05-17更新 | 2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泸县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8 . 16~18世纪,“中国热”席卷欧洲。莱布尼茨撰写《论尊孔民俗》,积极推进欧洲多国科学院下设专门机构研究汉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一种宣扬道德的宗教,乾隆是开明君主的代表。“中国热”的出现
A.顺应当时西欧社会转型的需要B.表明当时中国文化领先西方
C.说明儒学是启蒙思想的渊源D.表明中外交流深入到思想领域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法国启蒙学者关注公民教育,认为专制国家的教育只是“培养好奴隶”,不会造就出真正的人。公民教育应由民主国家设立机构来领导与管理,以推翻教会对教育权的垄断与掌控。狄德罗认为优良的自然素质绝非贵族所独有,“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屋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只因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下,民众的子女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其中的天才被埋没。在当时法国“优秀的爱国者”和“始终正直的公民”极为稀少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卢梭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构想为推动臣民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

——摘编自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材料二   民国初期是近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产生发展阶段。《临时约法》首次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在学习借鉴西方公民教育之初,不少学者强调“德国公民教育之思想,不可完全移植于我国”。商务印书馆和《中华教育界》等民间社会机构发表西方公民教育著作文章,顺应时代要求,自觉承担推动公民教育的重任。朱元善于1916年提出,“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不断传入,人们提倡将民主共和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摘编自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发展观脉络探析》


(1)根据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公民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史启示。
2022-03-26更新 | 48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世纪,欧洲出现“中国热”。伏尔泰把孔子的儒家学说看作他心目中的自然神论,认为这种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原则的“理性宗教”足以取代盛行于西方的带有迷信色彩的“启示宗教”。伏尔泰这样认为主要是为了
A.促进思想解放B.为新教作舆论宣传
C.否定君主政体D.推动中西文化交流
2022-03-21更新 | 437次组卷 | 46卷引用:2018届南京、盐城市高三一模考试高三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