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伏尔泰在他的书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收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他主张每个法国人都应该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伏尔泰的言论是出于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需要B.推翻君主制度需要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需要D.追求科学真理需要
2020-11-02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英国著名学者以赛亚.伯林指出,“浪漫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运动,改变了西方世界的生活和思想。对个人而言,它是发生在西方意识领域的一次转折。从“艺术自由”的角度看,浪漫主义思想
A.继承了前人对于理性的崇拜B.以感性和审美方式反思理性
C.满足了人对自由平等的要求D.以自由和民主思想对抗专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及其他国家的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2021-04-20更新 | 309次组卷 | 25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年高三上期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伏尔泰称颂康熙皇帝英明睿智,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执政为民,以天下太平为己任,不耻下问,虚心听取谏官的建言。而孟德斯鸠则认为中国的皇帝集政权、教权于一身,皇帝的意志便是法律,臣民的生死予夺全在于皇帝的一念之间。这种对中国文化看法的差异反映了
A.前者主张开明君主制,后者主张法治B.前者主张君主制,后者主张共和制
C.前者和后者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D.两者的思想均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封建专制的统治是靠暴力剥夺和践踏人类的天赋权利,因而是不合理的。在他看来,政权应该属于人民所有,君主的权力来白人民和契约,所以这种权力是有限的。君主不能利用权威破坏契约,否则臣民就可以剥夺他的权力。材料中狄德罗
A.极力反对“君权神授”学说B.运用社会契约论反对封建专制
C.揭示了政权更替的根本原因D.指出人民有权用暴力推翻暴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启蒙运动中,一些思想家提出,“世界可以根除一切邪恶,因为任何邪恶的存在……仅仅是不良环境的产物,而这种环境是人类创造的,人类也可以改变它”。这反映出他们已经理性地思考
A.宗教改革运动的缺陷B.社会的改造问题
C.科学的价值与作用D.人类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2020-07-11更新 | 6632次组卷 | 75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

材料一: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材料二:15-18世纪,是西方新的自我意识和人类自主观念兴起和发展的阶段。……当文艺复兴的个人精神进入神学领域时,马丁路德以《旧约》严谨的道德力量为武器,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启蒙思想家在科学、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武装下投身到与教会教条和中世纪黑暗的斗争中去。孟德斯鸠试图找到孕育政治自由的原则。伏尔泰宣扬个人自由,讽刺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启蒙运动的遗产对欧洲和欧裔美洲社会产生了旷日持久的影响力。

——理查德塔纳斯[美]著《西方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西方思想对当时社会发展的不同影响。
8 . 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上,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孟德斯鸠旨在
A.号召革命推翻君主统治
B.维护资产阶级民主自由
C.倡导权力的平衡和制约
D.强调人民主权反对专制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无意指责任何国家已经建立的政体,每个国家都将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遵从的准则之所以建立的理由……没有一种适应于所有国家的政治体制……我将首先研究法律同每一个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的关系。因为政体的原则对法律有最大的影响,所以我将尽力很好地去认识它。当我一旦论证了原则,人们便将看到法律从原则引申出来,如同水从泉源流出一样。然后,我便将进而讨论其他看来比较个别的关系。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孟德斯鸠所提的“政体原则”的影响,并指出启蒙思想家的诉求

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组建的核心内容是权力的分立、制约和平衡。艾尔斯沃斯说:我们部分是国家,部分是联邦。第一院的席位,实行比例制,有利于国家原则,保障了大邦对付小邦。席位平等,有利于联邦原则,体现保障小邦对付大邦的必要性。他相信:在这样一个中间立场上,就可以实现折中……并强调,某种折中是必要的;他看不出来还有什么更方便、更合乎理性的办法……我们必需双方让步。没有这种让步,联邦的宪法永远也制定不出来。

——摘编自[美]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2)指出材料二中“各邦”为“实现折中”所做的具体努力,并结合所学,说明联邦宪法的制定为美国发展所带来的有利条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偏重知识实用性,增设科学、工艺、技术词条,尤其将早期“总汇- -陈列式"条目法转为抽绎法,编写精准的文字和图表,审视法国的手工艺传统,开创了传统技术的现代方向。其对法国最重要的贡献是
A.填补工匠与学者间的鸿沟B.开启了理性时代的到来
C.促进了法国工业技术进步D.成为启蒙运动的集大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