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者这样总结18世纪前期法国印刷业的发展和书籍的出版情况:神学书籍的数量不断下降,而科学、艺术和文学的书籍数量增加;图书馆阅览室、租书店这些公共机构数量井喷,使得公众能够阅读书籍。这从侧面印证了当时法国
A.不断加强封建君主专制B.对印刷业进行革命性改革
C.主导欧洲宗教改革进程D.社会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
2021-11-04更新 | 786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其中,18世纪上半叶的流行词汇是
A.新教B.理性C.垄断D.罢工
2021-09-15更新 | 229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764年,德意志思想家卡贝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法律的基本宗旨应是保卫社会秩序而不是报复犯罪,法律应该永远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为目的。该思想
A.旨在为资产阶级法律辩护B.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
C.宣扬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性D.批判了封建法律的黑暗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认为,理性是一切生物的第一准则,法律是理性的,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圣法四个种类,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谈道:“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人类有他们的法。”这反映
A.启蒙运动传承了传统的理性思想B.两人的法律思想内涵一致
C.孟德斯鸠没有真正否定宗教神学D.法律以人性为根本出发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都对中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尤其是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三者
A.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B.都以中国为鉴推进革命活动
C.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D.以科学客观的态度认识中国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当时欧洲的启蒙运动而言,出版自由带来了言论的表达自由。随着出版的日渐繁荣,各种宣传启蒙思想的书籍、报刊、小册子等印刷品数量激增,一方面从根本上扭转了神权和君权专制统治之下的知识行于上的等级特权局面,知识向平民化的普及得以实现,启蒙思想开始了向普通民众行于下的广泛传播;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启蒙思想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交融,客观上起到了促进启蒙思想完善的作用。可以说,由出版自由衍生的广泛意义上的表达自由冲破了欧洲中世纪以来思想传播的桎梏,极大推动了启蒙思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广泛传播,为欧洲、北美,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动员。

——摘编自郑爱龙《近代欧洲启蒙思想传播的历史考察》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具体史实,白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如表为一些思想家的主张。
时间人物有关理性主义的观点
公元前5世纪苏格拉底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13世纪阿奎那认为真理只在理智之中,除了人类理智中的真理之外,还需要有上帝理智中的真理。
17世纪笛卡尔相信只要运用人类的理性,就可以正确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不管是人、自由还是上帝。
18世纪康德人身上具有一种独立于感性冲动的强迫而自行规定自己的能力。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结论是
A.人对真理的探究结果产生理性
B.理性与宗教实现了并行不悖
C.理性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
D.人类能够利用理性认识自己
8 . 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2019-01-30更新 | 2448次组卷 | 6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地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中国与欧洲产生此种差异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3)分析这种“大破大立”对欧美政治文明的影响。
18-19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B.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C.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D.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2018-10-15更新 | 1808次组卷 | 16卷引用:【市级联考】甘肃省张掖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