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1740年,腓特烈二世当上了普鲁士国王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鼓励并保护工商业,特别是军火业的发展,对其免税甚至给津贴。他还统一币制,创办银行,立邮政,修公路,开运河,鼓励垦荒、废除农奴制度。此外,他大力发展文化教育,重建普鲁士科学院。这使得他受到了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热情赞美,这位思想家是(     
A.休谟B.卢梭C.伏尔泰D.康德
2023-09-24更新 | 190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可·波罗和他口述的《东方闻见录》,引起13世纪末的意大利人对遥远中国的好奇和兴趣上贡献良多。在意大利,关于中华帝国及其文化的详细知识是从16世纪就开始流传的。利玛窦和耶稣会士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开创了新局面。1685~1750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形象在意大利和欧洲的黄金时期。伏尔泰等人发现了儒家学说和中国社会中极其积极的东西,把它当作他们开放社会的自由运动的模范。羡慕中国没有那些在欧洲影响了政治和民事生活的教堂,赞美有利于社会秩序的道德体系。1760年以后,法国的哲学家们和经济学家们,只剩下重农主义者还对中国感兴趣了。孟德斯鸠对理想化的中国形象进行批判,他在《论法的精神》中把对专制的批判和礼仪制度比作是一种国家独裁主义的宗教表达。

——摘编自史华罗《17至18世纪意大利人对中国的印象和想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说明马可·波罗《东方闻见录》的价值。简析“中华帝国及文化”在意大利开始流传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7-18世纪,欧洲人对中国印象的变化加以解读。
3 . “他们不再愿意继续充当没有权利的东西,而终于要求成为享有一切权利的真正的人,根据自己的人性,要求取得这些权利。而且,他们要把自己的人性,把他们自称为最有价值的和最神圣的人性提高到最高峰。”这里的“他们”旨在(     
A.创建民主共和政体B.摆脱宗教神学控制
C.揭示社会运行规律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卢梭说:“冷静的理智从来就不曾完成什么杰出的事,克服激情的唯一办法乃是用另一种激情去克服它……真正的圣人之不同乃是在于此。”这反映了(     
A.对启蒙运动的深入反思B.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矛盾
C.人文主义高于理性主义D.充分肯定世俗生活的必要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748年《论法的精神》出版,其中关于三权分立的分析并没有受到公众的重视,反倒是“论法律与气候和土壤的关系”这一节在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广泛的探讨。这主要是由于
A.研究角度的创新B.政治安全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影响D.唯物史观的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卢梭在其小说《致爱洛绮丝》中写道:“在一个国家里,贵族只不过是有害而无用的特权。你们如此夸耀的贵族特权有什么令人尊敬的?你们贵族对祖国的光荣、人类的幸福有什么贡献?!你们是法律和自由的死敌。”据此可知,卢梭认为(     
A.自由平等是人类的天赋权利B.贵族特权阻碍天赋人权实现
C.社会契约是民主政治的基础D.国家权力应该由人民来掌控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8世纪前后的启蒙思想包含很多复杂的观念,以下的这几个“子概念”相互关联,构成启蒙运动思想的基本架构:(1)宗教宽容精神、(2)怀疑批判精神、(3)理性主义、(4)理想主义。思想家们主张应由个人选择而非由国家决定宗教信仰形式;揭露社会流行观念和成见的谬误,用批判的方法检验所有公认的传统习俗、制度和信仰体系;启迪民众的心智,相信自己和自己认识世界的能力,并相信人类可臻完善以及社会能够持续不断进步。


根据材料,选择两个相互关联的“子概念”,结合近现代的中外历史,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02-07更新 | 12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一历史下学期课后诊断性课时练+单元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8 . 启蒙运动时期,科学家们组建了更稳固可靠的学术共同体,如国家科学院和各种非官方的学术学会。此外,科学家们还服务于社会,以满足大多数人的合理需求,为科学赢得了更多的社会声望和支持。科学家们的这些做法(     
A.得益于文艺复兴的转型B.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C.有助于理性精神的弘扬D.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诞生
2023-02-02更新 | 47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在纯自然状态下所拥有的随心所欲的、天然的自由是有局限的,只有从自然的状态进入社会状态,自由被赋予了道德性之后,自由才能使人们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据此可知,卢梭主张(     
A.自然权力说无法保障自由B.个人自由是可以被忽略的
C.个人自由应服从社会正义D.订立契约以限制绝对权力
2023-01-22更新 | 721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部分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下半叶,欧洲社会上的不平等显得尖锐而深刻,人们在思考人类不平等的时候,看到了旅行家的游记中所描述的世界另一个角落的野蛮人的平等以及他们宁静的生活。卢梭借助其渊博的知识,展开辩证的想象与推理,探究了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并发表了一部政治思想类著作,并将其作为1753年应征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的参评论文。在卢梭的著作中,其影响力仅次于1762年的《社会契约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开头便表达了对日内瓦共和国的热爱与敬意——(日内瓦是)一个可以得到良好治理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立法的共和国。

——摘编自黄静《卢梭的不平等思想起源》

材料二   卢梭思想中一些革命的成分,被后来的思想家所继承。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在卢梭那里已经可以看到那种和马克思《资本论》中所遵循的完全相同的思想进程,而且还在他的详细叙述中可以看到马克思所使用的整整一系列辩证的说法:按本性说是对抗的、包含着矛盾的过程,每个极端向它的反面的转化……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社会根源,它造成了人性的异化和社会的异化。在探索私有制形成的过程中,马克思注意到分工和交换对私有制形成的作用,又从生产劳动的实质上来加以探索。马克思在卢梭异化理论基础之上,探索出劳动异化理论的四重规定,并指出工业化时代,劳动产品和劳动本身成了与人相对立的东西;但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摘编自郭芹《浅析马克思对卢梭异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不平等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继承。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马克思对卢梭思想的发展。
2022-08-17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时训练】-【大单元教学】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中外历史纲要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