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632年夏,约翰.洛克出生于英格兰萨默赛特郡的一个小村子,他的父母都出身于清教徒商人家庭。青年时期,洛克就读于牛津大学基督教堂学院,求学期间系统研究了几十年的医学。并与波义耳、牛顿等科学家结识,这使他对气象学、物理学和化学产生浓厚兴趣。他也极为关心宗教和道德问题,初步形成了关于宗教宽容思想的基础。1666年,洛克结识了斯图亚特王朝在野党领袖沙夫茨伯里伯爵,之后沙夫茨伯里伯爵因被怀疑犯有叛国罪透到审讯,洛克受到牵连,最终逃亡荷兰。在长达十年的流亡生涯中,洛克继续写作《政府论》阐述他的政治主张,批驳君权神授说,以社会契约论的观点论证君主立宪制度,最早提出立法和行政分权的思想。1687年,洛克成为了荷兰威廉三世的顾问。威廉登上皇位后,洛克负责护送后来的玛丽女王回国,之后在英国王室任职,于1704年逝世,享年72岁。洛克在西方近代历史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所提出的自由、平等思想成为美国、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原则。

——摘编自朱庭光《外国历史名人传》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洛克的生平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 . 1762年卢梭发表《社会契约论》.他指出:压迫者是靠暴力进行统治的,但是即使是最强者也绝不会强的足以永远做主人,被剥夺了自由的奴隶最终会起来反抗的,人民是可以用暴力推翻暴君的。这体现出卢梭主张
A.人民主权B.直接民主
C.三权分立D.开明专制
2021-06-23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伏尔泰在其著作《风俗论》中提到,如果说有些历史具有确实可靠性,那就是中国人的历史:狄德罗曾高度评价《四书》《五经》;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的统治者因为严格遵守礼教而取得成功。这说明
A.中国文化为西方启蒙运动提供理论依据
B.中国文化与启蒙思想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C.大部分启蒙思想家具有崇洋媚外的心理
D.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更具有生命力
4 . “Je pensc,donc je suis”(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著名的哲学命题。在他看来,人类共同的本性即理性,把人与非人区分开来;人也不需要依靠神祇,通过理性即能把握世界。据此可知,笛卡尔的思想(       
A.体现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B.引发了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C.倡导人的绝对自由和理性精神D.蕴含朴素唯物主义的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在思想史上,18世纪被称为“启蒙的世纪”,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皆深深打上了启蒙运动的烙印,譬如,英国的启蒙运动与工业革命法国的启蒙运动与政治革命、美国的启蒙运动与宪政体制、德国的启蒙运动与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该学者旨在说明
A.启蒙运动深刻影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
B.启蒙运动实现了理性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合流
C.启蒙思想具有意识形态上的不确定性
D.启蒙思想家主张“大同”与“小异”相结合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治理”理念。《尚书》即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儒法道各家提出不同的治国理念,以“王道”、“霸道”、“帝道”构建理想的治理模式。汉武帝虽将儒学作为治国核心思想,但也借鉴了法家许多主张。在此之后,历代统治者对儒、法普遍采取了兼容并收的态度。中国人重血缘和亲情,中国基层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深知,将皇权伸入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既不现实也没必要,在广大乡村更多地利用乡绅进行管理,官、吏、绅三者的有效配合,实现了基层的长治久安。自古以来,中国在国家治理方面就有着深入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间虽也面临内部和外部挑战,但中国作为“大一统”的整体都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没有像欧洲大陆一样很早便裂变为许多个国家。

——摘编自陈忠海《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等

材料二   启蒙主义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治理最核心的理论渊源、思想根基和价值取向。它认为:科学理性能有效解释自然现象,将其推广至政治生活领域必将有助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有序运行;封建专政纵权、贪腐、压迫民众,原因在于权力不受限制;国民或公民应该在国家的物质生活、法律制定、权力运行、文化创造、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从未有过的作用;主张每一位公民均可以“无差别地”参与到国家运行与对国家的治理、监督中,国家有责任保护公民个人参政的基本权利;政府应主导实施国民教育,培养具有“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以及热爱民族国家、民主政治的合格公民。这些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资产阶级国家的建立和治理,而且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摘编自季卫兵《西方启蒙主义的国家治理取向及其影响》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基础上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民族区域自治等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摘编自季春芳李正华《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探索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主义主张的治国理念并分析其成因。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如何形成自己独特的治国方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中期以来,欧洲思想家一直致力于通过新的方法来研究自然世界。这些方法包括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对经验数据的逻辑陈述,而更重要的是运用数学来进行分析:欧洲思想家的行为
A.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B.有利于用理性发现人类社会法则
C.直接引发了西欧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D.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社会生活
8 . 启蒙运动是18世纪的一场思想盛宴,它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该运动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了反启蒙文人的攻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文化史的代表人物、法国启蒙运动的研究专家罗伯特·达恩顿把后现代主义对启蒙运动的批判归结为有“六宗罪”:

(1)启蒙运动所主张的普世主义实际上充当了西方霸权的遮羞布,人权为破坏其他文化提供了合法依据。

(2)启蒙运动是乔装打扮成高级形式理性的文化帝国主义,它赋予欧洲人“文明开化的使命”以及构建“土著人”的方法,这种构建导致了土著的沉默与屈从。

(3)启蒙运动十分疯狂地追求知识,以致削弱了道德准则。最终,这种狂热助长了法西斯主义,因为它以高级的技术武装国家并且摧毁了阻止国家权力无孔不入的道德屏障。

(4)启蒙运动过分相信理性,由于信赖理性至上,未能建立起对于非理性事物的防范。它天真地崇信进步,遂使人类在20世纪的种种恐怖面前不知所措。

(5)启蒙运动乃是极权主义的根源之一,它为法国革命的恐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进而又为20世纪的恐怖统治指明了道路。

(6)启蒙运动作为应对当代问题的观点已经过时、不适用。启蒙哲人们坚持的工具理性观导致了生态灾难,他们还支持男性化的公民生活观,将女人限制在私人领域。

——庞冠群《后现代之后重审法国启蒙运动》


评析材料中罗伯特达恩顿关于启蒙运动“六宗罪”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欧洲启蒙运动最突出的特点是
A.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B.推动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进一步发展
C.给天主教会以毁灭性的打击D.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10 . 对美国人设计政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康德B.伏尔泰C.卢梭D.孟德斯鸠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