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为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
2021-10-20更新 | 172次组卷 | 53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云天化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绝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晓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好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   从整体来看,(启蒙运动就是)欧洲的资产阶级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上出现的,现在已经成熟了,要求摆脱对传统、宗教、封建势力的依赖,要用自己的理性解放自己,来批判现存的一切。在这场运动中,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家,他们手中掌握的武器是批判,而批判的标准就是理性。惠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对此做过精辟的论述:“他们不承认任何种类的外界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等一切都受到最无情的批判,-切都要站在理性的审判面前来,或者神明自身存在的理由,或者放弃自己的存在。”

(1)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请从三个事例中任选一例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什么思想主张?试分析其思想的历史影响,
(3)有学者认为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的继承与发展,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2021-09-0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康德曾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可见康德眼中启蒙运动的本质是寻求
A.思想自由B.推翻专制C.人身的自由D.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645次组卷 | 37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张世英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康德所面临的任务就是要在人权与神权继续斗争的同时,使人权进一步从单纯因果必然性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使人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表明康德强调
A.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性B.人权和神权的斗争永恒存在
C.只有理性才能解放人性D.理性思想高于天赋人权理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拿破仑说:“如果波旁王朝控制住了那些文字,也许就可以保全自身。大炮的出现摧毁了封建体制,而墨水的出现摧毁了近代社会组织。”材料中的“那些文字”
A.有利于维护封建君主统治
B.阻碍了法国近代社会进步
C.丰富发展了人文精神内涵
D.实现了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792年,英国作家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发表了《对妇女权益的辩护》。她指出,启蒙运动是建立在内在于所有人的理性的理想之上的,如果女性也有理性,那她们也应该拥有与男性同样的权利。这表明18世纪
A.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
B.英国启蒙运动走向新发展
C.欧洲妇女权益得到较大的提高
D.现代女权运动取得突破性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卢梭和伏尔泰是同时代的人,伏尔泰的伟大在于虽然对卢梭的作品深恶痛绝,但是当他知道瑞士政府要烧毁卢梭的作品时,他愤怒地对政府进行谴责。这一现象说明
A.伏尔泰具有鲜明的民主意识
B.卢梭与伏尔泰的作品风格相似
C.法国政府也因卢梭而遭到批评
D.伏尔泰与卢梭存在着根本分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洛克认为,君主是法律规定的实现社会意志的行动代表,当君主离开公共意志而凭他私人意志行动时,他便降低自己的地位,只成为一个无权要人服从的没有权力、没有意志的个人。据此可知,洛克
A.否认了君主专制的合理性
B.积极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C.强调法律是公意的制度化
D.大力倡导依法治国的理念
9 . 霍布斯是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的代表者,他认为,如果要建立能抵御外来侵略和制止相互侵害的共同权力,那就只有一条近路,把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托付给某一个人或集体……国家就按契约建立了。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要绝对服从,不可反悔。在此他强调
A.契约国家建立道路的唯一性
B.维护共同权力的方法性
C.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性
D.个人权力让渡的可能性
10 . 孟德斯的分权理论前后存在着诸多自相矛盾之处,如他提出给予贵族独持的地位和超越一般司法权的权利,这就推翻了他自己主张的司法独立,“存在着诸多自相矛盾之处”的主要原因是,孟德斯鸠
A.受到时代的制约
B.受限于贵族出身
C.社会等级观念强大
D.受法国大革命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