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根植于西方文化土壤中的人文精神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表现为不同的特征及其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亚里上多德说:“人的最高的善是伦理学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它揭示了人的地位、业及其历史作用。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首先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命题,确立了人以及人的意识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和价值。

一一摘编自邓阿宁《中西人文精神传统之比较》

材料二 这一时期重视科学实验,反对先验论:要求运用人的理智,反对育从;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人性;道德观念上提倡放纵,反对自我克制:要求“公民道德”,认为事业成功及发家致富就是道德行为,提倡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

——摘编自杨寿堪《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

材料三 人文主义者普高认为是上帝置人于世界的中心,予人以自由意志,而启蒙学者则从自然规律和人的本性来论证人的解放的合理性,在他们看来,人生来就是平等、自由的,这是天赋予人的权利,谁都无权剥夺。

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于资产阶级而言,“平等”的要求只是局限于“市民”范围之内,但与之不同,启蒙学者中较先进的人物则主张把平等扩大到一切人,要求从政治平等上升到财产平等,主张政治自由和共和国。尽管对自由、平等、共和国的具体理解在两个时代不尽相同,但其在反对专制、要求民主方面是一致的

——摘编自陈娜《西方人文精神的历史流变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启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两人思想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句名言在当时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的人文精神。并分析其思想带来的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思想家对人文精神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发展的根本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基本特征。
2 . 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凡是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能够把它毁掉:只有大自然刻画的特征才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大自然是从来不制造什么国王、富和贵族的。与材料观点相符的是
A.人民主权、天赋人权B.天赋人权、民主共和
C.社会契约、自由平等D.人民主权、自由平等
2020-11-12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它的出现不仅直接促成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而且也影响到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中也包括遥远的中国。在近代中国发生的民族民主革命中,无一不折射出其民权思想的烙印。”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
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C.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D.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三大定律是指
A.天赋人权B.三权分立C.人民主权D.社会契约论
2019-01-30更新 | 273次组卷 | 31卷引用:2011届江苏省宿豫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