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伏尔泰声称《牛顿哲学原理》不是为聪明人设计的,而是为他自己也荣幸属于那个无知平民阶层设计的。他通过说政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原则。“苹果从天上掉下来”的典故就出自伏尔泰手笔。上述材料反映了
A.牛顿为普及物理知识而精心编写通俗读物
B.伏尔泰深入浅出地解说牛顿的物理学思想
C.近代科学精神已经渗透到人们文化生活中
D.科学精神的推广有利于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2020-10-29更新 | 1183次组卷 | 17卷引用: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2 . 17-18世纪,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对以下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文为基础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
C.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D.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
3 . 经研究发现,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有不同的理解。苏格拉底认为是“努力探究而去获知”,早期基督教派则称之为带有神秘主义因素的“灵知”,启蒙思想家们将其解释为“通过理性思考获得的真知”。据此可知
A.后世解读历史更加全面
B.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C.时代需要影响历史解释
D.社会进步推动历史认识发展
4 . 在18世纪的法国,伏尔泰、孟德斯鳩和卢梭对中国的论述所根据的材料基本上是同一来源,然而,伏尔泰热情赞扬中国的一切,孟德斯鸠对中国的态度是贬中有褒,卢梭尖刻地批判中国的制度、道德和文明。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三者
A.立场不同致使结论迥异
B.都以科学态度认识中国
C.观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
D.深受中国儒学文化影响
2019-05-09更新 | 2152次组卷 | 3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正如伏尔泰所说的,‘整个自然界、所有行星竟会服以永恒的法则,而有一种身高5呎的小动物(注:指人类)竟能不顾这些法则、完全按照自己的怪想,随心所欲地行动,这是非常奇异的。’因此,寻找决定人类事务的这些永恒法则,是法国革命之前的所谓启蒙运动的实质。”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肯定人是世界万物的中心B.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的发生
C.启蒙思想家指出人类理性的局限性D.启蒙思想家强调人的情感和个性
2019-01-30更新 | 22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3届山东省青岛二中高三上学期10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启蒙运动时期,孟德斯鸠批判中国专制,以此力证君主立宪制的合理性;伏尔泰则把中国描绘成宗教宽容、君主开明的理想国度,将其作为法国政治改革蓝图的现实依据。这表明启蒙思想家
A.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
B.通过解读中国推动社会启蒙
C.准确塑造了彼时中国的形象
D.认为中国落后世界发展潮流
2019-05-10更新 | 1427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这样解读:权力是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束下进行,不可有丝毫的任性。下面启蒙思想家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
A.天赋人权
B.自由平等
C.三权分立
D.社会契约
2019-02-20更新 | 180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六学段学情调查(1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先贤祠,从大革命爆发两年后的1791年起,这里成为了供奉法国伟人的地方。两百多年来先后安葬在先贤祠的72人中,有思想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其中仅有11人是政治家。是否能安葬于先贤祠,必须经过国民议会讨论,并由总统最终签署命令。以下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两百多年来法国人才济济
B.法国人民不怎么喜欢政治家
C.法国实行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D.对思想文化的尊重是法国不断前行的力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