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 道试题
1 . 有学者在分析启蒙思想时做出了一个比喻:“如果悬崖边.上设有栏杆,那么人就敢靠着栏杆往下看,因为不会害怕摔下去。如果没有栏杆,大家在离悬崖很远的地方就停住了,更别说站在悬崖边缘往下看。”下列言论中与“设有栏杆”含义最为接近的是(     
A.“人民的声音,就是上帝的声音”
B.“自由是一种能做法律许可的任何事的权力”
C.“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生而平等”
D.“人不是任何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卢梭将人类社会分为“自然状态”和“文明社会”两种形态,他将“自然状态”隐喻为“漂泊在森林中的野蛮人”,称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但是人类一旦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受到“制度的束缚”,此时“异己性”就暴露无遗。卢梭的观点(     
A.控诉了工业革命对人的异化B.否定了社会进化的积极意义
C.体现了其对近代文明的恐慌D.反映启蒙运动自由平等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中指出,当世俗权力被剥去君权神授外衣的合法性后,应当组织分权制的世俗政府。这一信念根植于中世纪世俗与宗教对一种权力都施加的二元性限制。据此分析可知,西欧中世纪的二元政治格局(       
A.影响了近代政治民主化B.导使欧洲陷入混乱状态
C.不利于政治秩序的平衡D.推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4 .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年)说:“这是世界用头立地的时代。”这话的意思是:人的头脑以及通过它的思维发现的原理,要求成为一切人类活动和社会结合的基础。材料中的“原理”
A.科学地揭示了自然界现象B.提供了反封建专制的武器
C.是反思工业化弊端的产物D.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由如表可知B事件是对A事件的
事件AB
批判对象天主教会神学观整个“黑暗中世纪”
涉及领域文化、政治等哲学、宗教、经济、科学等
批判形式借助宗教外衣理性思考与判断

A.继承与发展B.实践与检验C.肯定与再现D.否定与纠正
6 . 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他认为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君主都无权侵占别人的财产。该主张
A.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B.强化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C.反映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需要D.推动了启蒙运动高潮的到来
7 . 在研究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时,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文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创立民主法治社会D.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2021-11-20更新 | 256次组卷 | 70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卢梭认为社会契约的要旨是一切人把一切权力转让给一切人,由于这种转让的条件对每个人都是同样的,因而每个人并没有把自己奉献给任何一个人,反而从所有订约者那里获得了与自己转让给他们的同样多的权力。据此可知,卢梭
A.强调权力的来源和平等B.主张扩大个人的权力
C.提倡牺牲人的自由平等D.创立了社会契约论
2021-04-12更新 | 325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高频考点竟赛)
9 .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专制自由的观点截然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021-04-01更新 | 339次组卷 | 7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湘阴县一中高二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10 . 中、法两国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封建教会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2021-03-22更新 | 323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