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时期所开始的事业,以更为显著的形式得以继续。这种新的思想潮流首先来自英国和法国。所有迄今为止对宗教、国家、社会和经济的观念都遭到了置疑,受到理性判断的严格考验。

——【德】曼弗雷德.马伊《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   在法国大革命中,最值得称道的制度就是《拿破仑法典》。随着拿破仑的军队横扫欧洲,革命的自信、乐观和豪迈就被带到了全欧洲。这时,各国王室就不只是瑟瑟发抖,而是屁滚尿流了。然而,实践理性比理论理性更重要,进步必须以维护正义、保护传统为基础,自由民主必须强调法治和秩序。因此,保守主义成了矫正经典现代性的第一股力量。拿破仑再怎么代表崇高的理想,侵略就是侵略,每个民族应该自己团结起来,实现独立自主,捍卫民族的生存和荣耀也是人的重要责任。

——摘编自李筠《西方史纲》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中“新的思想潮流”的成因,并分别列举其在“宗教、国家、社会和经济”方面提出的新主张。
(2)据材料二,归纳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从唯物史观角度出发,概述材料一、二之间的逻辑关系。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得益于17世纪的启蒙思想以及科学的世界观,18世纪见证了一场被称作“启蒙运动”的文化变革。启蒙运动不仅盛行于英国和法国,也在整个欧洲引起广泛的回响,它甚至穿越大西洋传播到了美洲殖民地,从而成为一场国际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道德等提出了深刻的批判,成为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并奠定了现代性的基石。

18世纪,全球最有活力的地区首推大西洋两岸。大西洋贸易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欧洲的商人、船主、金融家、制造商、美洲的种植园主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社会结构的变动,酝酿了变革的危机。1775年的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并且成为法国大革命的一个诱因。直到19世纪前期,大西洋两岸革命浪潮此起彼伏,构成了一个“大西洋革命”时代。

——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1)据材料,指出启蒙运动成为一场国际性思想文化运动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思想家对当时政治进行批判的主张。
(2)据材料,指出“大西洋革命”时代到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西洋两岸革命浪潮的表现。
(3)据材料,简析启蒙运动对西方历史发展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初,莎士比亚在戏剧中极富预言性地高喊: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如果我们受制于人,那错不在命运,而在我们。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马丁路德《路德选集》

材料三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卢梭


(1)材料一反映了欧洲哪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2)依据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在哪一个国家进行了宗教改革?分析材料二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卢梭是哪一思想运动的代表人物?并概括卢梭的政治主张。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历史意义。
4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学者大致上对基督教采取的观点颇类似于古人的宗教观,那就是:宗教是个基本的存在,大体而言是件好事或者说有存在的必要,只是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关注。宗教不该钳制生活和思想的一切,而这正是教会一贯的目的。随着文艺复兴来到,在世俗的世界里,宗教可以存在,但是属于私人事务,或是一群人受到某些信念所吸引的结社团体——就像我们今天的世界。宗教不能左右社会,不能强制每个人遵守规定和仪式,也不能宰制思想。

——摘编自约输.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材料二   中世纪罗马教廷把下列书籍列为禁书

书目作者生卒时间节选内容
《天体运行论》哥白尼14731543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
《九十五条论纲》马丁.路德14831546观点:主张因信称义,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材料三   17世纪,英国民主思想的火种被移民传入北美。五月花号公约带来契约思想,特许状带来了政府必须保卫地方特权的思想。18世纪,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对英国自由的描绘、对法国政治黑暗的抨击,受到北美人的欢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对英国政制的研究,引起北美思想家的重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时已相当流行。

——摘编自李永清《略论美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学者对待基督教(宗教)的基本态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部著作为什么会被罗马教廷列为禁书?
(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启蒙思想来源的特点,简述启蒙思想对18世纪北美发展历程的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

——保罗富尔《文艺复兴》

材料二   36条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第86条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四   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提到的“恢复古代传统”指的是什么?这场运动仅仅是恢复古代传统吗?试作说明。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最初出发点是什么?它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性的主张(任举两例即可)。依据材料三,说明启蒙运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而创建的制度,并指出这一制度是如何具体运行的?为了避免“专制独裁政府”的出现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1-05-08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0-2021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在经验与理性两方面,18世纪更强调理性,以理性来考察一切。如果说17世纪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那么18世纪就是“我在故我思”,18世纪成了“以头立地”的理性的世纪。启蒙运动主要用理性来解决社会政治问题,要以理性来破除信仰,以及要顺应“自然”。这里的“自然”是17世纪后在近代科学精神感召下逐步形成的一种特殊观念。在有社会前,人即处于自然状态,具有固有的内在的善恶感,这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自然规律。同样,自爱、自由也是每个人应享受的自然权利。启蒙运动者以此反对第一、第二等级,主张人人平等。拉美特利强调人是机器,王公贵族概莫能外,目的也在于此。得出人的“自然状态”,显然体现了近代科学的分析和还原方法,由“自然状态”进而得到的启蒙运动理念,成为人类行为普适的底线(并不是全部)。

——摘编自吕乃基《启蒙运动中的近代科学精神》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启蒙运动中所体现的近代科学精神并指出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关系。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它导致了凌驾于欧洲世俗权力之上达千年之久的基督教会的分裂,从而为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创造了条件。由于每个人都可以在信仰中直接与上帝发生联系,这样就使得宗教信仰成为个人的事情、内心的事情,从而使人在精神上获得了一种真正的自由:恪守“天职”、勤奋节俭的新教伦理则成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重要精神前提;宗教宽容精神成为一种普遍的时代背景,这种新时代背景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理性与民主政治的发展,并最终汇聚成启蒙运动的澎湃洪流。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弘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

——摘编自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及精神内核,列举两位与薄伽丘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宗教改革结出的“世俗之果”。
(3)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兴起的“新的历史条件”。
8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思想家宣扬自由、平等的同时,也撰写了关于人民主权的文章,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解决主权问题成为1787年宪法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即国家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

除解决主权问题之外,宪法还解决了另一个美国人特别担心的问题:中央政府权力过大.新国家领导人最惧怕的莫过于最终建立的是一个专制独裁政府因此新国家政府的众议院应由公民直接选举,参议院、总统和联邦法官的选举则应在一定程度上与公众意愿相对隔离

——摘编自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三位启蒙思想家及其关于未来社会蓝图的具体构想。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中为解决“主权问题”和防止“专制独裁政府”而创建的制度,并指出前一制度是如何具体运行的?
(3)综合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对欧美“民主进程”的作用
2021-04-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中学、洪泽中学等六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一直不间断地用手中的笔毫不留情地揭露着宗教蒙昧主义的荒谬和教权主义的罪恶。在这基础上,启蒙思想家又对以“君权神授”说为精神支柱的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毋庸置疑,至少就思想领域而言,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材料二   1799119日,雾月政变爆发的当天晚上,拿破仑便下令起草民法典。1800年,拿破仑任命4位著名法学家组成起草委员会。草案拟出后,参政院先后召开102次讨论会,其中97次由拿破仑亲自主持。他在会议上经常十分内行的随口引证罗马法典,使与会者大为叹服。他主持的会议常常是晚上9点开始,有时延续到次日清晨5点。《拿破仑法典》曾被广泛采用并影响至今。

——据【德】路德维希《拿破仑传》等整理

材料三   


第8条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146条未经合意不得成立婚姻;

第537条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23条凡未被法律宣告为无能力之人均得订立契约;

第1134条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

——法国《民法典》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启蒙思想家向“君主专制制度”发起进攻的主要思想武器,概括说明“18世纪的欧洲堪称法国之欧洲”的理由。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法国《民法典》写作一则简介。(要求:结构完整,内容全面)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就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摘编自【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启蒙主义思想的理论对粉碎政治暴政的枷锁和削弱那些丧尽天良的教士特权起了促进作用。但同时,对个人自由的限制也在日益增长。当这种文明与启蒙的潮流扩展到整个欧洲,带来了双重影响。同时又是道德的堕落与文明的丧失。

——摘编自刘玲《高中历史“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双重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