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工之以群工。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矣。

——摘自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并指出“黄氏之说,不脱离儒家思想理路”的实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的理解,并分析黄宗羲的民本思想无法“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的原因。
(3)根据黄宗羲思想和卢梭思想的影响,谈谈你对思想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2-05-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一个理想的国家,是要通过不同因素之间的协调而获得和谐”。

——(古罗马)西塞罗

材料二   (启蒙运动思想家)保障人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崇尚知识、提倡科学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理性社会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有着非常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们卓越的见解也为欧美的民主进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1)以启蒙运动为例,指出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启蒙思想家们的“种种设想,都已超出了国界,跨越了时代”的角度,简述启蒙思想对美国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指出其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重大历史事件。
2022-05-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思想家们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

材料二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在政治方面……卢梭在其主要政治著作《社会契约论》一书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个人意志融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的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2)根据材料二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启蒙运动产生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英国启蒙思想家看来,启蒙运动的最大敌人不是宗教,而是教条主义和不宽容。于是,他们提倡宗教宽容、信仰自由,认为这样就能使宗教真理从谬误和偏见中脱颖而出。英国启蒙思想家对宗教的言论和态度比较温和,其对宗教的批判是一种谨慎的理性的哲学方式。在推崇理性的同时,并未用理性来否定上帝和宗教信仰。这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历程大有关系。英国较早地进行了宗教改革,在16世纪前期,亨利八世领导了宗教改革。英格兰摆脱罗马教会而独立,英国国王成为英国最高的世俗领袖和宗教领袖,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权力。到伊丽莎白女王时期,她采取了宽容的宗教政策,使天主教和新教和平相处,英国国教会形成。国教会比之天主教和其他新教派别,如加尔文教,在宗教观点上都更为宽容。教会的这种宽容使得人们也能够较宽容地对待宗教和教会。1688光荣革命后,议会颁布了《宽容法案》和《权利法案》,这标志着英国各派宗教力量和政治力量在经过长期的冲突后最终达成了妥协。宗派的狂热在英国告终,宽容精神和妥协原则成为英国处理宗教和政治事务的准则。这使英国最早成为信仰、言论自由和最为宽容的国家之一。

——郭继兰《信仰、自由与理性--英法启蒙运动的比较》

材料二  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但在1789年以前,在英国的十三个殖民地已爆发了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提供了将新学说付诸行动的一个实验性的示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启蒙思想家宗教思想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对18-19世纪的欧洲和美洲的重大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基督教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罚罪。

——“九十五条论纲”

本身自由,周围的人与自己平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们的自然生活。

——伏尔泰


(1)上述材料反映了欧洲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提炼三者共同的思想核心。

材料二   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引发了一场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大交换。有学者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欧洲移民漂洋过海来到新的土地生活,他们带来的小麦、葡萄、马匹、牛、猪等使得美洲食物和营养的供给快速增加;他们携带的传染病使美洲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作物在他们的传播下也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编自《新全球史》和《哥伦布大交换》


(2)依据材料二,概述“哥伦布大交换”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但在发展战略层面极大地丰富与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的外交思想,而且也为当代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3)概括材料四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所学,指出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墓论》中说: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也。侯王分土,各自为政,而皆以放恣渔猎之情,听耕战刑名殃民之说。洋务派人物李鸿章说: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栽,亘古所未道,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胥:皆,都)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

材料二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的变革时代。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1949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7年开始就不能正常工作,1966年到1975年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邓小平复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等著名论断。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仓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大变革”和清末“大变局”的突出表现,并分别指出两次“大变局”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发生了哪些历史性的变革,根据这些变革指出当时欧洲历史发展呈现的基本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变迁的趋势。
7 .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变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明区域任务观点或名言
古代希腊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
孟子民贵君轻人性本善

材料二“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又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

——摘编自申海田《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

材料三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指出,东西方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的理由。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前期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及阶段特征。
2020-12-1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方才休止。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材料三: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

――卢梭


(1)材料一是哪位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这位思想家提出的著名学说的核心是什么?这一学说最早体现在中国的哪一部文件中?
(2)材料二、三表达了两位著名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3)在欧洲历史上曾经掀起了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带领着人们迈进科学的理性时代。请说出这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怎样推动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需说出三次运动名称,否则不得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持续了几乎整整一个世纪的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即曾被恩格斯所称赞的“为行将到来的革命启发过人们头脑的那些伟大人物”;创造了法国历史上一个灿烂夺目的时代,因而人们一般把18世纪称作法国的“启蒙世纪”或“哲学家的世纪”。

——黄淳《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特点》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是以伏尔泰为代表,1756年他在《风俗论》这部著作里第一次把中国文明纳入世界文化史当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推动了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另一种声音以孔多塞为代表,1793年他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认为,中国成为与进步对峙的“停滞的帝国”,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批判。

——吴于廑主编《世界历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哲学家的世纪”中哲学家提出了哪些思想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学者对中国的两种不同态度。孔多塞认为中国是“停滞的帝国”的理由是什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著书等学术活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道德教育思想。来熹道德教育思想重要的内容就是轻视功利,把“存天理,灭人欲”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他指出,向人们灌输伦理道德思想,不仅要启发他们加强自身的修养,而且要开设学校进行专门教育。他认为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应当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如小学的道德教育可以从躬行“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八手,让学生懂得“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而大学道德教育的重点则放在“穷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是也”,让学生尽快成为国家的栋梁。

——摘编自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

材料二   18世纪,法国卢梭形成了系统的道德教育理论,他主张教育应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使儿童身心得到自由的发展。卢梭否认先天道德,认为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结果。在肯定.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的同时,卢梭主张道德教育要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卢梭看采,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然教育实质上就是自由的教育,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为此,他对经院教育的性质进行了猛融的批判,指出封建专制和教会权威下的教育,是时儿童本性的压抑和摧残。此外,卢梭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上认为,在理想社会里,对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摘编自倪愫襄《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历史流变》等

材料三   辛亥革命后,中华书局编写的《新制中华教科书》较全面贯彻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宗旨,体现出新的道德教育观念。教科书明确提出“阐发共和及自由平等乏真义”、“提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以及“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的编辑方针.以期达到“养成独立、自尊、自由、平等、勤俭、武勇、绵密、活泼之国民”的目的。袁世凯统治时期,教育部规定的“修身科”方针,也把“注重道德之实践,养成国民公共心及自治习惯”放在首要位置上。

——摘编自葛新斌、郭齐家《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道德教育观的演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朱熹道德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卢梭与中国近代道德教育观念的共同点,并说明两者形成的不同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新道德教育观念出现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