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对传统民本思想有六大突破:把维护天下人的“自私”“自利”作为为君之“本”;把“在万民之忧乐”作为“公天下”的基本诉求;将民本思想中尊重民意的观念上升到尊重民众权益的思想;认为“以民为本”就是君为民设、君是民仆;君臣都是为天下人服务的,因而是师友关系;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政治观念---黄宗羲的政治思想具有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精神内涵,但和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相比,又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正因为这种局限性,所以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不可能也没有成为指导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基本理论,只能成为近代中国吸收近代西方民主思想进行社会革命的思想资源。

——潘起造《论黄宗羲新民本思想的启蒙意义及局限》

材料二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他对中国文化极端赞扬,不论是中国的哲学、道德、政治还是科学,他都视为尽善尽美。伏尔泰极端崇拜孔子,认为孔子比基督还伟大,因为孔子从不以神或预言者自命。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基督从未说过类似的话;基督不过禁人行恶,孔子则更劝人行善;孔子要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伏尔泰佩服中国历史的悠久,文化的发达,尤其对中国的政治制度感兴趣,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由哲学家国王治理的国家。认为中国不是专制政治,中国行政组织分工完备,官吏考试选拔,设有谏诤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国家组织。

——冯华琴《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儒家思想的态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并结合西方近代的民主观念分析黄宗羲民本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简要分析黄宗羲和伏尔泰分别从儒家思想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2 . 培根提出理性足以指导人类摆脱恐惧和无知,伏尔泰认为启蒙的目的是战胜反人性的权威,解除迂腐思想和迷信的束缚,获得人性的自由。康德认为启蒙就是树立批判的意识,摆脱不成熟的状态。这反映出启蒙运动的特征是
A.具有超越性与批判性B.缺乏对权威和传统再审视
C.保守性与破坏性共存D.理性命题被无限制的夸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是对中国明清之际思想批判与欧洲启蒙思想的评论,最恰当的是
A.前者侧重对古代正统思想的扬弃,后者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B.前者在当时中国居于主导地位,后者被当时欧洲社会视为“异端”
C.前者是古代思想的重生,后者是古典文化的复兴
D.前者是为君主专制辩护,后者是对君主专制批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英国学著约翰:罗伯逊认为近代西方场思想解放运动是“公众群体开始受到重视",“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类现世生存状况而不问来世福分祸兮的运动”。这场运动
A.促进近代民族国家形成B.动摇了教皇地位
C.树立了理性的绝对权威D.改变了世界格局
5 . “从爱丁堡到那不勒斯,从巴黎到柏林,从波士顿到费城,‘自由'是这个时代的纲领,它让人倍感欣喜:光荣的独立前景和大展宏图的无限机会向所有人敞开了。”“这个时代”
A.充满浪漫主义情怀B.资产阶级统治完全确立
C.理性成为精神内核D.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5世纪到18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领域里的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一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再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欧洲近代所发生的思想革命与科学的发展。(包括事件及产生的影响)
7 . “他们痛斥贵族所享有的法律和社会特权,在他们眼中,贵族对国家的贡献比不上农民、工匠或手艺人。他们号召宗教宽容和言论自由。他们要增加自己的影响,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文中的“他们”
A.希望重塑道德价值观以实现平等B.创作文学艺术作品反映人文主义
C.主张信仰虔诚即得救的因信称义D.呼吁自由与天赋人权的理性主义
8 .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引领了“人”和“社会”的双重觉醒。启蒙运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思想武器主要有
①限制“公权力”                        ②主张“主权在民” 
③充满个性的浪漫主义               ④要求人人自由平等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 . 18世纪,法国出现多种形式的公共和私人阅读方式,有私立或公立、世俗或者宗教的图书馆,有“文学陈列馆的书店”以及各种“阅读会所”。这反映出当时的法国
A.革命运动影响民众文化生活B.工业革命推动主流观念变化
C.公共空间兴起促进思想传播D.民主共和观念成为社会共识
10 . 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留下了一串闪亮的名字:洛克、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康德。以下相关评论,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追求共和是他们共同的目标B.他们为人类社会规划的设想已经实现
C.资产阶级统治确立是思想产生的前提D.理性是他们对抗神学与君权的武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