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德正是在启蒙运动的成就和弊病都充分地体现于法国大革命之中的时候开始他对启蒙的反思的,他不足像法国启蒙思想家那样试图扮演一个救世主的角色,用知识把人民从愚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而是倡导“自己思维”,使人民通过“有勇气使用你自己的理智”来自己从“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走出来,自己解放自己。“自己思维”的原则杜绝了把一己之见强加给他人、强加给社会的可能性。如果说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的自由更多的是发表意见和采取行动的自由的话,康德所倡导的自由首先是思维的自由。

——摘编自李秋零《康德与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德反思启蒙运动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德反思启蒙运动的意义。
2021-09-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的英国以宗教改革为目的的清教实力日益壮大,矛头直指黑暗腐败的国教并逐渐占据优势;17世纪60年代初成立了科学团体“皇家学会”,人们热表于进行天文医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英国从一个君权至上的严格的等级社会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多种实力并存的物质社会。在独特的政治传统、理性的宗教改革和清教运动、领先的科学成就及早发内资产阶级革命等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英国成为法国乃至整个欧美启蒙运动的发源地。

——摘编自谌章明《英国启蒙运动的思想特征及其影响》

材料二   在康德那个时代,启蒙意味着一种觉醒,从自然王国中发现真理,用真理取代宗教迷信。在20世纪的中国,启蒙意味着一种背叛,要求砸碎几千年以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封建纲常礼教的枷锁。此时,中国迟到的启蒙理想,在其西方故乡早已过时。中国和西方启蒙及自由主义的这一不幸时差,使中国的自由主义和启蒙运动与其西方导师的当代思潮大异其趣。

——摘编自骆徽等《中西启蒙运动比较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世纪英国社会变动对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期中国的启蒙思想与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
2021-09-20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华大新高考联盟2018届高三11月教学质量测评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立法权,不论属于一个人或较多的人,不论经常或定期存在,是每一个国家中的最高权力,但是,第一,它对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绝对地专断的。因为,既然它只是社会的各个成员交给作为立法者的那个个人或议会的联合权力……他们的权力,在最大范围内,以社会的公众福利为限。第二,立法或最高权力机关不能揽有权力,以临时的专断命令来进行统治,而是必须以颁布过的经常有效的法律并有有资格的著名法官来执行司法和判断臣民的权利。第三,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凡为国民,管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琴。议会以国民公犟之议员构成之,例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2教师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关于“立法权"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洛克还有哪些观点?(不得照抄材料)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洛克的权力分立思想对推动近代政治文明进程的影响。
2021-08-3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约翰·洛克(1632-1704年)的政府学说影响巨大。其在1669年为北美殖民地起草的《基本法》中主张建立一个“最适应君主的政府”、避免“多数人的民主政治”。20世纪美国学者梅里亚姆据此评论“洛克害怕建立‘多数人的民主”’。但洛克1689年出版的《政府论》却主张理想的政府形式是“多数决定原则”的完全民主制。并且强调政府应按协议保护“所有公民”的所有物,即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侵害。中国当代学者刘祚昌曾据此评论“洛克站在大有产者集团的立场上竭力维护大有产者的利益”。但洛克的“所有物”其实不只有“财产”的含义。且为了保障公民的“所有物”,洛竞进一步认为:掌握政府权力的“同一批人,既拥有制定法律的权力,又拥有执行这些法律的权力,就会诱惑其去以权谋私,这与政府成立的目的相悖”。20世纪英国哲学家伯林据此评论:“洛克是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国)主流政治传统的始祖。”

——摘编自[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洛克政府学说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题中三种评论产生的主要原因。
2021-08-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法国崛起的一代启蒙思想大师,也接受孔子思想熏陶,高举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旗帜,将其发展到最高度、阐发到最强度,为法国启蒙运动注入了新的力量,著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霍尔巴赫、狄德罗和重农学派代表魁奈,都表现出对孔子学说及其价值的虔诚与敬服,伏尔泰所倡导的“开明君主”就是中国儒家理想中的德君。狄德罗借助中国文化的材料,利用作为百科全书主编的特殊地位,开展对法国现实的无情批判。魁奈认为《论语》满载原理及德行之言,胜过于希腊七贤之语。启蒙思想家们通过研究孔子,进而把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写入1789年的《人权宣言》。

——摘编自陈奉林《孔子在欧洲》

材料二   20世纪的中国历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清人“天朝上国”的美梦破碎,“睡狮”惊醒。社会从渐进式的演变,骤然发生了急剧性的变迁,这种脱离循序渐进的发展方式,把中国带入了西方式发展的轨道。随之,文化思想领域“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孔子儒学遭遇空前的危机。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诸贤们,如陈独秀、胡适、鲁迅和吴虞等知识分子,称孔子为中国历史的祸根,并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热潮,孔子的地位一落千丈,失去了往日神圣的光环,一时间尊严扫地,甚至成为人们诟病的对象。孔子长期的圣人尊号也被许多人改为“孔氏、孔老二、盗丘”等。

——摘编自傅丽丽《陈独秀孔子观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对待中国传统儒学的不同态度,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儒学在古代和近代的历史价值分别作出评价。
20-21高三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讲礼之用,和为贵,集中反映了孔子的中和思想,后来《中庸》中又明确提出了中和的概念。所谓中和,是指人和事物之间处在合乎中道原则的共处状态,这种状态表征的是人的情感发挥的恰到好处。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所追求的是公正,他认为公正是中道的根本,是所有人都认为的一种由之而做出公正的事情来的品质,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就应当公正地分配善与恶,既要反对特权主义,又要反对平均主义,试图达到是社会各阶层享有一份美好生活权利的中正状态。综上所述,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尽管在许多方面有一致的观点,但由于二者处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导致其伦理思想在社会实践上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他们都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应该吸取其精华,以促进我国的伦理思想建设。

——李蔚《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8

材料二   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康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两个词语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追求的“中庸”,说明两者的共通之处,并简要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归纳康德的思想主张并指出他思想的进步性。
2021-08-2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府论》是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最重要的著作。在书中他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自然权利,人的责任则是保护自己的权利、并且尊重其他人的同等权利。因为人民的权益最容易受到政府的侵害,所以要保护公民的财产与幸福, 就必须限制政府的权限。洛克反对君权神授,主张政府的权威要建立人民拥有的基础之上,实现议会主权,立法权至上,并以此限制政府的行政权。人民通过社会契约而产生的主权者,它拥有主权的行使权,却不是主权的所有者。主权者是人民选举出的公民。 他们组成立法机关,代表人民意志,受人民委托行使立法权,制衡以君主为首的行政权。同时,主权者的政府作为社会契约参与者,要受契约内容与精神的制约。他主张当政府背离契约目的时,人民可以将其委托给政府的权力收回,即人民有反抗的革命权利。洛克还在书中巧妙的暗示读者,当时英国的詹姆士二世已经违反了这个理论。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洛克《政府论》一书的基本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洛克的民主思想。
2021-08-1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16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17~-18世纪,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斗争深入展开,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拉开帷幕。“启蒙”的含义是
A.启迪人们告别愚昧迎来科学时代
B.启迪人们摆脱宗教以迎来自我时代
C.启迪人们冲破束缚并引导人们走向自由世界
D.启迪人们的反封建意识并给人们带来光明
2021-07-1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年新高考全国一真题历史变式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希腊的神话故事中,神并不走严肃呆板的崇拜符号,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会结婚生子,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会高兴,会悲伤,会自私,会嫉妒,他们也有凡人一样的喜怒哀乐,简而言之,他们是被希腊人神化后的凡人。所以美神阿芙罗蒂德虽残缺了双臂(即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仍然以神的姿态感染和震撼了无数的人。神性与人性赋予了石块以蒸腾不止的生气。她使人们了解到两千多年前希腊人的审美理想:外在美和精神美的统一,神性与人性的融合。

——摘编自齐宇飞《从古希腊雕塑艺术看希腊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十八世纪,西方爆发了规模宏大的启蒙运动。它是文艺复兴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发展,但它比文艺复兴运动带有更加猛烈的政治革命的性质。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它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些权威是什么。他们要求建立“理性的王国”,重新构建人类秩序。

——摘编自李晓燕《浅议西方文化对“理性”的探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文精神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内涵有何不同,并结合材料一说明西方人文精神产生与发展的共同点。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10 . 下表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关于中国的两种不同看法,对此现象,认识合理的是
代表人物观点
伏尔泰“皇帝受到儒家道德的约束及百官的监督,以道德来治理天下,是开明君主制的一个典范”
孟德斯鸠“中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法律,皇帝的意志决定一切”“专制皇权统治以恐怖为原则”

A.政治理念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中国观
B.二者都准确地塑造了当时的中国形象
C.中国文化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D.当时中西文化的交融发展受到了阻碍
2021-04-20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11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