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他们的政治活动,正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执行着“人的社会解放是从自然解放的必要条件”。他们不仅要把人从神的桎梏下解放出来,更要用自然的知识照亮人的生活。一切人为建立的法规都必须符合自然大法。这里的“他们”
A.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旗号B.挑战了封建神学的创世说
C.号召人们与迷信专制作斗争D.反对罗马教皇兜售赎罪券
2022-04-02更新 | 2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著作

时间国别著作作者
1671德国《新物理学假说》莱布尼茨
1687英国《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
1758法国《经济表》弗朗斯瓦.魁奈
1764意大利《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
1781德国《纯粹理性批判》康德
1783英国《论历史的进步和罗马共和国的终结》亚当·弗格森

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表中提取任意一条信息并加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史论结合)
2022-04-01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德国著名诗人歌德在18世纪晚期开始创作诗剧《浮士德》,该剧肯定人的智慧,批判教会神权统治,强调人只有回归社会才能成就自我。这反映出,歌德
A.反对君主立宪B.传播启蒙思想
C.反思工业文明D.力主德国统一
2022-03-31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英国,理性的自由运用体现在科学家能够自由地进行科学研究和发表科学成果,并将自然科学运用到宗教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人们在科学的日益进步中增长了信心和怀疑精神,这种信心和怀疑精神转化为理性的思维方式。材料表现了
A.启蒙理性精神源于英国B.近代自然科学逐渐普及
C.科学革命助推人文精神D.理性主义成为时代选择
5 . 17世纪,法国的知识领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经院哲学,其中心是抛弃经验、科学和一切关于具体事务的知识,而从上帝创造世界和宇宙体现神意等抽象的命题出发来论证神学教条的合理性,并将其作为亘古不变的理念。面对这一状况,法国进步思想家倡导的理念是
A.“人非工具”B.追求现世的幸福
C.怀疑与理性D.世俗权力高于教会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法国启蒙学者关注公民教育,认为专制国家的教育只是“培养好奴隶”,不会造就出真正的人。公民教育应由民主国家设立机构来领导与管理,以推翻教会对教育权的垄断与掌控。狄德罗认为优良的自然素质绝非贵族所独有,“天才、才能和美德出自茅屋里的要比出自宫廷里的多得难以计算”。只因在恶劣的社会制度下,民众的子女得不到合理的教育,其中的天才被埋没。在当时法国“优秀的爱国者”和“始终正直的公民”极为稀少的情况下,道德教育尤为重要。卢梭要求儿童多了解祖国,他认为只有掌握包括数学、文学等科学知识,方能逐渐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构想为推动臣民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思想先导。

——摘编自刘春兵《思想启蒙与公民塑造-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探析》

材料二   民国初期是近代中国公民教育的产生发展阶段。《临时约法》首次对公民权利作出规定,为公民教育提供了法律基础。在学习借鉴西方公民教育之初,不少学者强调“德国公民教育之思想,不可完全移植于我国”。商务印书馆和《中华教育界》等民间社会机构发表西方公民教育著作文章,顺应时代要求,自觉承担推动公民教育的重任。朱元善于1916年提出,“教育之方针自当以新国家之本质为主眼,而置重于共和立宪国民之养成”,“非实施公民教育不可”。随着西方公民教育思想的不断传入,人们提倡将民主共和精神的培养作为公民教育目标模式构建的基础,使公民教育范围扩展到社会公共生活领域。

——摘编自朱小蔓、冯秀军《中国公民教育发展观脉络探析》


(1)根据据材料一,指出启蒙思想家关于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构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提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初期公民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史启示。
2022-03-26更新 | 481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强调社会主义是法国大革命所发现的原则的彻底发展。恩格斯进一步说,社会主义是18世纪启蒙学者和法国大革命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彻底发展。马恩的论述主要基于,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A.对自由与平等的高度重视B.催生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对封建专制批判最为彻底D.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政权
8 . 卢梭认为,人类不平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阶段是政府权力的腐化,变成专制独裁政治,出现主人和奴隶之间的不平等,而专制制度的建立使社会不平等达到了顶点。卢梭的这一思想
A.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的主张B.分析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C.勾画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蓝图D.揭示了阶级社会的剥削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面对发展了千年之久并深深扎根于人心的基督教,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心情是极端矛盾而复杂的。一方面,他们抨击教会,无情嘲讽僧侣,反对禁铟人性的基督教教义,要求以人本替代神本,提倡理性与信仰相分离;另一方面,他们始终坚信上帝至上的思想,并怀着深厚的宗教情结,与教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表现出对基督教信仰的虔诚与执着。

——摘编自冯英《论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宗教思想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于历史舞台。他们丢弃了前人所披的种种外衣公开向宗教神学和封建君主专制开火。他们用信仰自由和宗教容忍对抗宗教迫害,用自然神论和无神论来摧毁天主教权威和宗教偶像。

——摘编自尹虹《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宗教的态度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相比,启蒙思想家对宗教态度的
不同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孟德斯鸠主张君主政体,不赞成共和,更反对专制,而在他心目中,中国是专制政体的典型。据此可知,孟德斯鸠(     
A.推崇君主立宪制度B.称颂中国制度优越
C.提倡赋予人民主权D.重视法律治理作用
2022-03-2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名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