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6 道试题
1 . 18世纪的思想家认为应该把现代的社会生活加以理性化,并把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建立在自然界事实的基础上,人类文化的权威不再是宗教宣扬的“信仰”,而是科学揭示的“自然”。这表明(       
A.文艺复兴推动社会生活理性化B.自然科学丰富启蒙精神的内涵
C.科学在启蒙精神的感召中兴起D.宗教改革改变了传统政治学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时,勾勒出一条发展脉络:《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一发展脉络体现了西方对(     
A.专制王权的制约B.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
C.天赋人权的践行D.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
3 . 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启蒙运动应运而生。下列观点属于启蒙思想的是(     
A.美德即知识B.天赋人权C.因信称义D.君权神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论法的精神》载:“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这一主张是(     
A.君主立宪B.主权在民C.三权分立D.民主共和
5 . 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相信在物质世界中存在着自然法则,万物都受自然法则支配,人类社会也受其支配。”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得益于17世纪的启蒙思想以及科学的世界观,18世纪见证了一场被称作“启蒙运动”的文化变革。启蒙运动不仅盛行于英国和法国,也在整个欧洲引起广泛的回响,它甚至穿越大西洋传播到了美洲殖民地,从而成为一场国际性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宗教、道德等提出了深刻的批判,成为西方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并奠定了现代性的基石。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民主思想的火种被移民传入北美。“五月花号公约”带来契约思想,特许状带来了政府必须保卫地方特权的思想。18世纪,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对英国自由的描绘、对法国政治黑暗的抨击,受到北美人的欢迎。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对英国政制的研究,引起北美思想家的重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此时已相当流行。

——摘编自李永清《略论美国启蒙运动的思想渊源》


(1)据材料一,指出启蒙运动成为一场“国际性思想文化运动”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对当时政治进行批判的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独立宣言》和美国1787年宪法为例,说明启蒙思想对18世纪北美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7 . 不同时代的历史学家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往往不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9卷,主题在于记述希波战争中希腊人的胜利,但其涉及的范围包括地中海地区、多瑙河外、两河流域、波斯,以及在此以北的草原地带,这大体上就是希腊人当时所知道的世界。司马迁所著《史记》,全书的主体是汉天子统治之下的中国,但其所记史事的地理范围,却扩及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所知道的“天下”,这个“天下”东起朝鲜,西迄大夏、安息,几乎是亚欧大陆的一半。

——摘编于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世界,等于基督教传播所及的世界,异教土壤都是应受天谴的,理应排斥在沐受神恩的世界之外。中古时期伊斯兰历史学家心目中的世界,实际是伊斯兰教传播所及的世界,其周围地区不过是这个世界的化外而已。到了18世纪,伏尔泰著《风教通议》时,废洪水创世之说,从他当时认为最远古的中国讲起,并把欧、亚、非、英几大洲的国家和民族都写入历史。

——摘编自吴于廑《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史卷》


(1)根据材料一,归纳希罗多德与司马迁对世界历史认知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对世界历史认识的突破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34年,伏尔泰发表《哲学书简》一书,全书共25封信,描述了英国风俗、体制、学术、宗教、文艺等。其中第12-17封分别谈培根、洛克、笛卡尔和牛顿的比较以及牛顿引力体系、牛顿光学以及数学,合计占全书约五分之一。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理性意识在民众中逐渐普及B.科学进步助推了思想解放
C.英国成为了欧洲学习的榜样D.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革命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因为文艺复兴期间人文主义者的启发,欧洲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政治革命,并且开创了一个理性的时代,世界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奠定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后出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摘编自[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二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立法权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裁决...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英国人民自认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的政治主张。
2022-07-03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沙龙”是指欧美文化界的一种聚会形式。有学者认为它是近代西方文化史上亮丽夺目的风景线,成为时代的发动机。其陈述如下:

序号

结论

依据

1

沙龙促进文学的发展

17世纪,沙龙讨论的主题多围绕文学领域,在沙龙中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学风格

2

沙龙催生了女权主义的滥觞开端

沙龙女主人们开始涉及哲学、思想,甚至政治领域,她们的行为代表着那一时代女性对自身地位的抗争

3

沙龙社交促进了启蒙思想的传播,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到了18世纪沙龙逐渐由文学性的讨论转化为对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科学理性的思考

4

沙龙为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18世纪末,沙龙成了革命党人的聚集地,成为他们传播革命思想的场所,使得它们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共和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知识,提取有关“沙龙与欧美社会变革”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