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泰勒斯到智者学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普罗塔戈拉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事物是或不是什么的尺度,世界中的一切对于一个人来说不同于另一个人,正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向他显现的东西不同于向另一个人显现的东西。”普罗塔戈拉的这一言论
A.体现了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的倾向B.表现了实事求是,不懈探索的精神
C.明确了重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D.确立了人为主体,尊重自然的态度
2 . 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希腊地震不断发生,有时还引起海啸。时人认为这是神灵的警示,修昔底德则认为地震不过是巧合的自然现象,而海啸是由地震吸引海水离开海岸,海水回冲后产生的水灾。据此可知,修昔底德
A.反对神灵崇拜B.强调个性自由C.地理知识丰富D.具有理性精神
2022-06-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古希腊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可见,两人都
思想家主张
高尔吉亚(除个人的自觉外)无物存在;利益是行动的动机
希庇亚斯法律的强制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天性

A.主张人人生而平等B.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C.认为法律高于一切D.认为个人服从于集体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一角度说,历史就是从有趣的故事中悟出生活的智慧。

典故名称故事内容

半费之讼
古希腊有一个名叫欧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辩者普罗达哥拉斯学法律。两人曾订有合同,其中约定在欧提勒士毕业时付一半学费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则等欧提勒士毕业后头一次打赢官司时付清。
但毕业后,欧提勒士并不执行律师职务,总不打官司。普罗达哥拉斯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向法庭状告欧提勒士,他提出了以下二难推理: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他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他也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他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
而欧提勒士则针对老师的理论提完全相反的二难推理:如果我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我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我也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我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我不应付给他另一半学费。
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
第一段是:为何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
第二段是: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

——据百度百科等


任选一个典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典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5 .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源于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并经历史不断的沉淀和丰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凡事让我(具体的我)满意的,就是正确的;由于每个人具体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不存在普遍意义上的善。事实上并非如此,必定存在着判断人们行为正确与否的标准、原则,这个标准或原则也即是善。那么,善到底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就是最高的“善”,他所谓的“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来理解苏格拉底的美德。……苏格拉底道德哲学的中心观点就包含在“知识即美德”这一公式之中。

——摘自张利涛《苏格拉底与优素甫“知识即美德”思想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结合所学,概括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的背景。

材料二  英国宗教改革是一场激进的神学教义革命,在中世纪天主教一统天下到近代早期天主教与新教并存的文化转型中,有关信仰矛盾的不断激化挑战了君主统治的权威,因此宗教信仰并存问题成为亨利八世之后的英国君主重点调和的对象。英国内战、“光荣革命”无不体现着信仰的矛盾。在社会转型时期,信仰自由依靠政教分离得以实现,真正促成了公民时代的到来,政教分离因而被称为近代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原则。

——摘编自刘城《20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史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转型角度分析英国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作为对其所向往的人性的追求,摒弃了宗教教条,将价值取向由“神”转向“人”,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18世纪的启蒙运动,以对科学知识的张扬,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鼓吹,在日后转化为一场旨在充分肯定人的根本价值、强调人的尊严的思想运动。

——马龙闪《近现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差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思想和科学理论科技成就
古希腊时期①前5世纪,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前5世纪,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美德”
①前6世纪,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
②前4世纪,“几何之父”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问世;
16世纪       1500年,达·芬奇回到佛罗伦萨创作《蒙娜丽莎》,展现“人”的美;
②1517年,马丁路德写成《九十五条论纲》;
①1514年,哥白尼写成了《天体运行论》,创立了“日心说”
17—18世纪①1660年,霍布斯著作在英国大受欢迎;
②1762年,卢梭《社会契约论》发表
③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
①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②1769年,瓦特改良蒸汽机问世
19世纪①1831年,法拉第提出电磁感应定理
②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①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第一台直流发电机;
20世纪①1905年,爱因斯坦在论文中介绍了相对论①1945年,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问世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上表为14—20世纪部分世界大事简表,从表中提取两个及以上相互关联的信息,围绕“思想与科技”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相互关联,史论结合)
7 .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听到铁匠打铁的声音规律又动听后便用数学语言将其表达出来,这就是黄金分割。这一比例被广泛应用于当时的建筑、雕塑、绘画、设计等艺术领域如帕特农神庙的宽高比(如图)女神维纳斯雕像的身材比例(如图)等据此可知,在古希腊
A.数学理论根植于实践
B.重视艺术创设的美感
C.民主政治的影响深远
D.科学成就领先于世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当时引起人们思索的问题有:理想政府的道德基础,社会制度的作用,以及宇宙和生命的起源和目的,等等。约公元前6世纪前后,整个文明核心区到处都在提出、探讨以上这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构成了古典时代伟大的哲学、宗教和社会体系。这些体系的代言人——中国的孔子、希腊的理性主义哲学家,都是同时代的人,这并非偶然之事。因为上述地区,都遇上了同样的动乱和挑战,只是各自做出的回答极为不同,从而,各自的发展方向也明显不同。

——整理自《全球通史》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评价荷马最引人注目的成功在于他对伟大众神的描绘:他们坐在奥林匹斯山上,注视着特洛伊的战斗,就如同一场垒球赛里的观众,他们总是乱哄哄的,小气、满口谎言,却又光彩夺目。简言之,他们就是人类。这表明古希腊
A.文学成就辉煌灿烂
B.强调人神互通
C.人文精神色彩浓厚
D.重视神的作用
2019-11-10更新 | 308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题
10 . 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
A.仁爱至上B.人文关怀C.强调民本D.批判怀疑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