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人类文明历经千百年的隔绝、碰撞、交融,不断走向新的“解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发生了人类精神的奠基。这个时代称为“轴心时代”。在此时代中,许多杰出的思想家几乎同时产生于中国、印度与西方,而他们互不知晓。

——摘编自雅斯贝斯《哲学导论》

材料二李贽: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顾炎武: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王夫之: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李贽《藏书》、顾炎武《亭林文集》、王夫之《思问录》

材料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悉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结合所学,指出“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孔子、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2017-12-0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试题
2 . 古代希腊文明萌芽了早期人文主义精神。下列言论体现这一时期人文精神的是
①知识即美德
②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③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人非工具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 . 有学者认为没有智者学派,就很难设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反映出
A.四者的人文思想一脉相承
B.苏格拉底等师从智者
C.古希腊哲学思想影响深远
D.智者思想具有启蒙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在信仰问题上,普罗泰戈拉公然宣称自己不信神,并由此招致了雅典的惩罚;而苏格拉底则相信自己的“灵机”而不是传统的邦神,这也成为了他被控告的一个有力的理由。这实质表明两人
A.公开反对原始神灵
B.强调理性的重要性
C.注重于对人的思考
D.因违法遭到了惩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美国学者肯·沃尔夫在《大历史视野》中比较东西方古代两位哲学家的观点时指出:(他们)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比如)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他们)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沃尔夫比较的两位哲学家是
A.老子和苏格拉底
B.孔子和柏拉图
C.孟子和亚里士多德
D.韩非和柏拉图
6 . “中世纪晚期的教会学校除了教授神学与拉丁语法,也意识到日益增长的逻辑能力培养的需要。在培训经院哲学的社会学校里,学生们会聚集在讲师周围,讲师会重点传授推理的重要方法。”这种教育方式
A.培养了辩证理性的思维方法B.巩固了人文主义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学艺术
7 . 古希腊某著名学者对于自然地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他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这说明该学者
A.否定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
B.彻底否定了神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C.主张认识自己,研究自我
D.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8 . 由于未能保留下来古希腊智者任何自己的著作,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是史料
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
C.片面的,因为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
D.错误的,因为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不是史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雅典政事的决断不取决于法律,而是取决于群众”。这说明苏格拉底殉道引发人们广泛的思考,包括法律形式上的正义先于、优于实质的正义,从死亡中获得新生的思想的永恒,舍生取义为实现法的价值的精神值得当今社会尊崇等内容。苏格拉底(       
A.敬告人们恪守道德底线B.鼓励人们要理性思考
C.引导人们遵法守规D.倡导人文主义精神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材料二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对于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所表达的就是一种守成或传承的态度。
然而,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
—— 《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孔子、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及其两者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不同的思想特征,并分别予以简要的评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