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2024·四川·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学生向苏格拉底表示在公民大会上讲话有些胆怯,苏格拉底教训他道:“在最有智慧的人面前你没有感到惭愧,在最强有力的人面前你也没有感到害怕,而在最愚昧无知、最微不足道的人面前你倒害羞得说不出话来了!”这反映出,苏格拉底(     
A.强调公民权利平等B.主张公民言论自由
C.对民主政治的反思D.赞赏雅典直接民主
7日内更新 | 10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2 . 公元前4世纪以后,在西亚、中亚和印度等地,曾出现希腊文化被当地民族利用和改造的现象。如阿波罗被认为是佛陀,赫拉克勒斯成了护法金刚,特洛伊的故事则成了印度、萨珊波斯艺术的主题。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B.亚历山大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C.亚洲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D.希腊建立起环地中海商业霸权
2023·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对于政治,除非被迫,苏格拉底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从未表示任何兴趣,但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战时和平时,却一直是一位忠诚的公民。他以极其强调的语气断言,他从来没有考虑把政治作为自己的职业,并断言,他作为一个维护正义的战士的立场也使他与政治无缘。”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A.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B.认为政治与维护正义相悖
C.注重政治生活道德性D.以客观立场维护民主政治
4 . 东方与世界的对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作为一名附带而为的教师,他取得了永垂史册的成功。他的教导和他个人的品格都记录在《论语》一书中。……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主要代表,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永无休止地和朋友们谈话,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考查一切已有见解。他坚持认为,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绝对美的观念。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乾隆(1711-1799年)与华盛顿(1732-1799年)是同一个历史时代中西世界权力巅峰的两位名人,但两人的现代性和对后世的影响却大不相同……当乾隆帝去世时,没有一个人会料想到,帝国盛世的幻象将在短短的四十几年后就被击破。在地球的另一端,乔治·华盛顿去世的时候,留下的是另外一份遗产。

——据严明《中西文化风物志》、吴晓波《乾隆与华盛顿》整理

材料三   “新加坡的成功的确是个奇迹,这里没有被外国殖民,没有当谁的附属国,或被某大国专门扶持。新加坡人是靠自己振兴了国家,这在全世界非常罕见,新加坡的经验比日本更能让中国受益。”

——197811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时与李光耀的谈话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交流方式及思想主张上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概述孔子所处的另一个“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指出乾隆统治时期的中国面临怎样的盛世危机,从社会性质巨变的角度指出“帝国盛世的幻象”“被击破”的表现,并说明华盛顿留下的具有“现代性”的“遗产”主要指什么。
(3)20世纪下半叶以来,新加坡和中国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你以“文明在包容互鉴中向前发展”为视角,结合材料三与所学,任选一国阐释其原因。(阐释要求: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语句通顺,表述成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假使把所有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客观分析,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的这一论题
A.有唯物主义倾向,思考力度深刻B.沉迷于不可知论,价值取向消极
C.充满了人文情怀,主张独立思考D.讽刺多数人民主,认同精英治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总混杂着情感、欲望,总有兽性的一面,如此作为个人在参与政治,掌握统治权时,容易受情绪、情感、欲望的左右,无法完全做到秉公,无法维护正义。而法律是没有欲望的中庸之道,它不受个人情感的控制,它就是它,是正义的化身。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   
A.主张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B.肯定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制
C.认为人性与法律完全对立D.推崇以人文精神管理国家
2022-05-22更新 | 39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论述“政治党争”时提到:“随着时间的发展,城邦内部各阶级的力量对比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原先势弱的一方可能转化成实力强大的派系,原先势强的一方也可能走向没落……平民政体中如果富人的数量或者总体财产增多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转型为寡头统治……必然会产生党争。”作者意在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B.党争是雅典民主衰落的原因
C.寡头制的产生是必然D.政体的选择应平衡政治力量
2022-05-21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5月联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理性主义是西方哲学两千多年发展的主导方面,西方哲学史上有很多单纯的理性主义者,从古希腊思想家到近代启蒙思想家,很多人都是这种理性主义的代表,以下关于他们对理性的认识表述正确的是
A.康德——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B.伏尔泰——《圣经》代表着理性
C.苏格拉底——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D.亚里士多德——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2022-05-11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五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亚里士多德说:“每一个公民都不能属于他自己,而是国家的一份子,人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因此教育必须由国家来管理,国家要建立统一的教育制度,使受教育者一方面获得德性,另一方面成为理想国家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反映出,当时雅典
A.城邦集体利益高于公民个体利益B.民众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
C.国家教育能够保证城邦长治久安D.公民接受教育才有真正自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主张“凡属希腊国民应注意健身之道,以应付国家需要,以保民卫国为天职”。亚里士多德不仅亲身参加体育实践,而且在《国家论》中提出体育、德育和智育应相互联系,智力的健全依赖于身体的健全,体育可以先于智育。他们共同出发点是
A.提升公民身体素质B.完善雅典民主政治
C.提高城邦公民素养D.保障体育竞技胜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