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苏格拉底将道德和知识融合,为此他不厌其烦地提问,使被问者在追问中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得不进行道德反思。据此推知,苏格拉底构建知识与道德关联的方法
A.寻找到哲学研究的崭新方向
B.揭示出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C.强调了理性思考和道德自觉
D.说明知识多寡决定道德水准
2017-08-22更新 | 181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八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有许多质朴而经典的名言:“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这组名言体现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
A.认识你自己
B.美德即知识
C.追求真理,理性思考
D.批判神灵,挑战权威
2018-02-03更新 | 267次组卷 | 22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单元检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亚里士多德说:对实际上平等的人们实行平等的待遇,的确是合乎正义的,既然合乎正义,也能有利于邦国。所以,限制官员的任期为六个月,使平等的人们能够轮番担任官职,可说是一个公道而有益的措施。材料中亚里士多德
A.短任期制有助于民主的广泛性
B.短任期制避免了官僚势力的膨胀
C.限制官员任期能有效遏制腐败
D.短任期制使居民参与城邦管理待遇平等
2017-10-25更新 | 193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朝鲜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美国史学家斯东说:“苏格拉底需要鸩酒,就像耶稣需要十字架一样,来完成一项使命,这项使命却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里的“使命”就是履行苏格拉底的理念。该“理念”是
A.法律至上B.美德即知识C.怀疑神灵权威D.追求民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5 .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的”。说这句话的著名学者是(       
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薄伽丘D.但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是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2019-01-30更新 | 3438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吉林一中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真题 名校
7 .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19-01-30更新 | 1973次组卷 | 41卷引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在雅典“审判苏格拉底的自相矛盾和可耻的地方是,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然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其他罪行的哲学家提出起诉。”“苏格拉底之死”反映了
A.雅典民主制度的萌芽B.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
C.城邦阶级斗争尖锐D.雅典专制制度的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希腊时期,一批所谓“哲人”到处演讲和发表许多奇怪的辩论,传递了许多“负能量”,造成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他们师徒的共同之处在于
A.着力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
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结合起来
C.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D.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
2017-06-04更新 | 748次组卷 | 17卷引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五师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