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东西方的“理想人格”

材料二   近代——东西方“人的觉醒”
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具有与欧洲启蒙运动迥异的特点。如果说欧洲启蒙运动是一场以个性自由为主的人文启蒙运动,那么中国思想启蒙运动则是一场旨在国家富强的现代化启蒙运动,这是中西启蒙运动的最基本差异。……欧洲由启蒙而现代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文化和社会转型过程,在中国启蒙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

——摘编自郑大华主编《民国思想史论》


材料三  当代——全球化背景下的“文明理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东西方“人的觉醒”的不同内涵,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各自原因。
(3)联系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文明的认识。
2018-02-1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高三历史三轮冲刺: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复习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罗塔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孔子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1)据材料一,概括中西文化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文化差异对中西方政治体制产生怎样不同的影响?

材料二、一种文化既有其民族性,又有时代性。……吸收外国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就是保持文化的时代性。自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提倡“全盘西化”的观点。……今天的中国,对西方的了解远远超过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

——季羡林《东学西渐与东化》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今天中国对西方了解”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认识。

2017-09-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同步练习

3 . 拓展延伸

语言文学家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熊和隐士》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栖息于山林的隐士同一头熊成为极要好的朋友。有一天,隐士在林间睡着了,他的熊朋友坐在一旁守护着他,挥舞着巨大的熊掌为他驱赶着蚊蝇。这时有一只苍蝇不停地在隐士的头上叮落,任凭熊怎样驱赶也不肯离去,熊被激怒了,它拿起一块大石头想狠狠惩罚这只苍蝇。当这只苍蝇再一次落在隐士的头上时,熊高高举起了石头,狠狠地向这只苍蝇砸下去……。”这则寓言充分说明了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