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A.推崇君主权威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重视道德的意义
2018-08-21更新 | 243次组卷 | 34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开发区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古希腊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判断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同时期的苏格拉底则认为“有思考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思维对于人认知的重要性。由此可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A.阶级属性不同
B.人性化与理性化
C.参照物的不同
D.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知名学者认为: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下列言论与“轴心时代”相符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声音相和,前后相随”“美德即知识”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的破矛屋……风雨能进,国王不能讲”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D.“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人是万物的尺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
A.“自由是天赐的”
B.“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的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他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材料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观点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两者都体现了()。
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B.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C.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
2017-11-19更新 | 144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文)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二“美德即知识”。

材料三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一段独白

材料四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烦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是古希腊时期哪位先哲的思想?

(2)材料三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哪一重大变革运动?其核心是什么?材料三反映的内容与材料一、二有何关系?

(3)阅读材料四,如何理解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学说的人文主义色彩?

2017-11-1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8 .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泰勒斯
B.普罗塔哥拉
C.苏格拉底
D.芝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
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
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
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2017-10-30更新 | 269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2015学年辽宁师范大学附中高二10月模块测试历史试卷

10 . 中西古代都出现过对人重点研究的思想,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伦理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等道德规范。董仲舒按阳尊阴卑理论,提出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主从关系,即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三纲。朱熹进一步阐释“君为臣纲”就是臣下对君主尽心竭力,臣下做好“忠”的角色是天下太平的关键;“父为子纲”就是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对父母的行孝延伸出弟对兄的“悌”,孝悌是子、弟的责任和使命。“夫为妻纲”的关键是“节”,它用于规范夫妻构成的家庭式人伦关系,正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极力贬斥夫丧改嫁的做法。“三纲”是“天理”在人伦道德中的表现。

——据徐广东《三纲五常的形成和确立》等整编

材料二希腊古典人文主义是在对人性的探究与思索中逐渐形成的,其内在的本质是对人的灵魂的塑造和对理性精神的培养,倡导一种在善之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生活。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化传统,它对精神迷失、“无家可归”的现代人尤其具有启示意义。

(1)根据材料一,简述中国古代“三纲”之说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希腊人文精神的核心及其社会根源。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西方学者在对人的研究有哪些不同。

2017-10-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2018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