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这一看法
A.揭示了人性本恶B.揭露了商业社会的弊端
C.强调了道德标准D.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前399年,雅典法庭听信诬告,判苏氏死刑。临死之前,他拒绝了学生和朋友要他逃跑的建议,因为他认为逃跑是卑鄙可耻的.且有违他所遵循的治国理念。这反映了苏格拉底主张
A.依法治国
B.真知治国
C.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
D.言论自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反对盲从,提倡“当仁不让与师”;苏格拉底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二者思想的一致性表现在
A.提倡民本B.呼唤仁爱C.倡导美德D.强调理性
2020-10-16更新 | 84次组卷 | 36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龙海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被称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主要依据是他们
A.冲击欧洲封建教会B.肯定尊重人的价值
C.确立理性主义思想D.反映资产阶级利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希腊先哲柏拉图认为艺术的源泉来自神赐的灵感,主张抛弃艺术以培育理性;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源自心之理性,借助艺术可以培养人的理性。二者的共同点是( )
A.通过复兴文化,开始冲破教会束缚B.提倡理性,认为艺术影响人的理性
C.指出教育能够使人认识自己的美德D.促进了古代雅典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他认为“知识即美德”。他是人类思想文化史上最有名望,最有声誉的人物之一。马克思赞誉他为“哲学的创造者”,后人也称他是“智慧、泰然与明净的化身”。他是
A.泰勒斯B.苏格拉底C.高尔基D.达尔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表,由此可见中外两位思想家共同关注的问题颇多,二者的根本目的在于
文明区域人物名言或观点
古代希腊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
古代中国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A.挽救政治B.规范道德C.发展教育D.追求人性
8 . “一些囚徒从小住在洞穴中,身体都被绑着,不能转头,只能看到墙壁上的影像,便错将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此时一人摆脱了束缚逃出了洞穴,看到了太阳,发现了事物的真相。”(摘自古希腊《理想国》第七章“洞穴隐喻”)这反映了
A.希腊人对外界孤陋寡闻B.希腊人思想受到了束缚
C.人的理性高于主观感觉D.追求自由便可发现真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的本性是知识,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哲学的创造者”。苏格拉底的思想
A.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B.为城邦民主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C.开始树立人的主体地位D.是希腊古典文化教育繁荣关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苏格拉底论证道,以相同的模式,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外的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是指
A.民主原则
B.理性原则
C.法制原则
D.平等原则
2019-10-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侨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