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廖申白主张应把苏格拉底哲学中的“德”译为“德性”而非“美德”,因为它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不但指人,还包括那些不属于人的事物,而“美德”只适用于属于人的好的品性或行动。也有学者认为,“德性”的译法也不能充足地表达该词所蕴含的丰富涵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伦理中“德”的概念存在争议B.苏格拉底哲学中“德”的概念缺乏理性
C.“德”在汉语学界最好的翻译还是美德D.苏格拉底“德”有截然相反的双重本性
2022-05-25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苏格拉底曾说,当水手们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时,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当他们遇到暴风雨临头或战争爆发的时候,(统治者)吩附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还会像一群“歌舞演员那样,鸦雀无声地静听领导者指挥”。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主张实行贵族寡头统治B.强调形势对政治的影响
C.已经萌发人文主义精神D.深受雅典民主政治摧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在苏格拉底看来,智者们以华丽的辞藻和狡辩的语言赢得地位、金钱以及更多的物质利益,在思想领域是真正的毒害青年;智者学派引以为豪的修辞学,语言学也沦为低级庸俗的文字游戏,变成了一些所谓的“智者”欺骗、攫取财富的工具。这说明苏格拉底
A.主张“美德即知识”B.反对雅典的城邦民主政治
C.倡导“立贤者为王”D.认为法律是“约定的结果”
2022-03-15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九师联盟2022届高三3月质量检测联考历史试题
4 . 如表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的一些主张摘录据此可知,它们都
古希腊学者主张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逻各斯”是追求关于“善”的理念,是心智中的最高级思维
A.强调知识的重要性B.推崇公德的构建
C.提倡人文主义精神D.蕴含理性的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