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苏格拉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2021·湖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在苏格拉底看来,城邦最需要的是织工、农民、鞋匠和建筑工人;在这些人仍不能使城邦自给自足的时候,还需增加冶工、牧人、商人和小贩,这种设想蕴含着
A.专制主义理念B.自由主义精神C.法律至上原则D.小国寡民情结
2021-10-07更新 | 4881次组卷 | 4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版)-专题18美育、体育、劳动教育
2022·江西宜春·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角度追求。这表明古希腊
A.创造了辉煌的文化B.哲学发展有永恒性
C.具深厚的人文意蕴D.自然哲学不断发展
2022-04-12更新 | 1249次组卷 | 15卷引用:查补易混易错06 古代世界-【查漏补缺】2022年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23-24高三上·山西阳泉·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公元前4世纪以后,在西亚、中亚和印度等地,曾出现希腊文化被当地民族利用和改造的现象。如阿波罗被认为是佛陀,赫拉克勒斯成了护法金刚,特洛伊的故事则成了印度、萨珊波斯艺术的主题。形成这一文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B.亚历山大远征传播了希腊文化
C.亚洲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特点D.希腊建立起环地中海商业霸权
2022·河南洛阳·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苏格拉底认为,“好的生活”必然始于对德性的追求和对自我的认识,从对外在的自然事物的关心转向到对内在的灵魂德性的关心,凭借理性与言辞认识自己的灵魂所本有的德性。这一认识
A.为理性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B.表明美德成为雅典社会主流思潮
C.有助于重建社会道德价值观D.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首次觉醒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1·北京房山·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古希腊一位思想家认为:“‘知识’主要指认识人自己的本性。……知识是神赋予人灵魂的本性,灵魂能够实现自己的本性就有知识,即美德。人若愚昧无知,就不能认识美德,就会堕入恶行。”这位思想家
A.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B.主张由具备美德的“哲学王”治理国家
C.通过科学调查创建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
D.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2021-04-20更新 | 927次组卷 | 8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新高考专用)-考点2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2022·陕西榆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表所示为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有关雅典民主制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所体现出的雅典民主制的特点是
思想家言论
苏格拉底公民大会是一个由擀毡工人,补鞋近、铜匠.农民.批发育和在市场上斤斤计较贱买贵卖的二道贩子组成的
亚里士乡德民主政体可能助推平民大众助迫富人

A.暴民政治、社会等级森严B.主权在民、男女地位平等
C.直接民主、少数服从多数D.公权至上、限制个人自由
2022-04-01更新 | 263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全国卷32题 古希腊和古罗马-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2022·河南开封·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提出通过审视人自身心灵研究自然B.旨在区分人文主义真假问题
C.主张要对智者学派的思想进行反思D.反对希腊现有民主政治制度
2022-04-02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押全国卷32题 古希腊和古罗马-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全国卷)
2021·广西·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苏格拉底认为,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地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这一观点
A.以人的感觉判定一切B.否定宗教神话的作用
C.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D.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
2021·福建漳州·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的一些主张摘录据此可知,它们都
古希腊学者主张
泰勒斯“水”是世界的本原
苏格拉底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
柏拉图“逻各斯”是追求关于“善”的理念,是心智中的最高级思维
A.强调知识的重要性B.推崇公德的构建
C.提倡人文主义精神D.蕴含理性的精神
2022·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廖申白主张应把苏格拉底哲学中的“德”译为“德性”而非“美德”,因为它所适用的对象范围不但指人,还包括那些不属于人的事物,而“美德”只适用于属于人的好的品性或行动。也有学者认为,“德性”的译法也不能充足地表达该词所蕴含的丰富涵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苏格拉底伦理中“德”的概念存在争议B.苏格拉底哲学中“德”的概念缺乏理性
C.“德”在汉语学界最好的翻译还是美德D.苏格拉底“德”有截然相反的双重本性
2022-05-25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专题西方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罗马文明(测)-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