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一直是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者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十三世纪末,意大利开始充满具有个性的人物,人成了精神的个体,并且也这样来认识自己。当这种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力量和一种掌握当时一切文化要素的特性结合起来时,于是就产生了意大利所独有的“多才多艺的人”——全才。

——摘编自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的文化》

材料二   在教权与王权的斗争中,天主教会确立了其在精神和信仰方面的权威地位,而随着民族意识的强化,各地区都强烈要求教会民族化、世俗化。1517年马丁·路德写出《关于赎罪券的95条论纲》,在论纲中提出“信仰得救”理论,个人可以通过阅读《圣经》和上帝直接对话,个人理解是支配自身行为的唯一指南。《论纲》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坚持主张由国家掌握宗教领导权,得到部分诸侯和世俗统治者的认同。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   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

——卢梭《社会契约论》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意识”觉醒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纱幕在意大利消散的文化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受到广泛支持的经济和政治背景。据材料二,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进步之处。
(3)据材料三,归纳启蒙思想家的观点。请你谈谈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2 . 文艺复兴运动是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它首先在意大利兴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谁又能想象的到,这一切,竟是人们对于黑死病瘟疫肆虐、整个欧洲陷入瘫瘓之中的一种本能反应?大瘟疫和伴随而来的封建主义危机带来了饥饿、战争、愚昧、冷漠、迷信和死亡。就意大利政局来说,政治分裂导致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那不勒斯、罗马之间战争不断,法国、德国则在意大利争霸,加深了意大利社会秩序紊乱和经济崩溃。在这种情境下文艺复兴运动爆发,新文化就成了灿烂阳光,在文化上起到维护意大利统一的作用。

——朱孝远《欧洲文艺复兴的当代启示》

材料二   文艺复兴学者大致上对基督教采取的观点颇类似于古人的宗教观,那就是:宗教是个基本的存在,大体而言是件好事或者说有存在的必要,只是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事情值得关注。宗教不该钳制生活和思想的一切,而这正是教会一贯的目的。随着文艺复兴来到,在世俗的世界里,宗教可以存在,但是属于私人事务,或是一群人受到某些信念所吸引的结社团体——就像我们今天的世界。宗教不能左右社会,不能强制每个人遵守规定和仪式,也不能宰制思想。

——摘编自约翰·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爆发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的实质。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学者对待基督教(宗教)的基本态度。
(3)据材料一、二,归纳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的含义为“再生”和“新生”,新生的号召意味着文化的近代转向,成为呼唤新时代到来的旗帜。这场运动的的真正性质,在“知识就是力量”一词中得到充分显示,这句口号显示出人们要用文化扫徐迷信、悲观、愚昧和无知的决心。在新文化的培育下,欧洲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创新成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德意志的人文主义者大多出身于市民家庭,人文主义也更多地被看作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教育运动,因为它开始于大学中开设的人文学科的课程。他们批评宗教戒律的束缚,批评教士的贪婪和淫荡,指责繁琐的宗教仪式,提出限制教会的世俗权力,强调个人的内心虔诚信仰。这些都集中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德意志政治和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即以教会法为主体的封建法权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羁绊和制约。

——摘编自王亚平《培育宗教改革运动的人文主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新生”的含义,并分析文艺复兴核心思想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出现许许多多创新成分”的具体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兴起的原因,并归纳宗教改革的基本主张。
4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徒,与中世纪那些墨守成规、慑服于教会权威、不敢作世俗斗争的宗教徒已大不相同。他们不再任宗教束缚其自由思想。如:薄伽丘着意攻击教会的丑行;瓦拉无情地揭露教会的谎言。文艺复兴总的说来是还没有否定宗教。

——摘编自尹红《略论欧洲文艺复兴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反抗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根源——教会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以来发展了一种政治世俗主义,削弱了其精神凝聚力,卷入了外交和军事纷争;教会信仰的极度虔诚和神灵与经常非宗教的、世俗的,以及唯利是图的教士阶层形成了鲜明对照;王室力量的兴起、民族主义和德意志的地方叛乱此起彼伏,与教皇和哈布斯堡神圣罗马帝国的普世野心针锋相对。

——理查德·塔纳斯《西方思想史》

材料三   以自然神论者自居的伏尔泰对基督教的组织体系、教义信条和神职人员进行无情的批判,到了年轻一代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那里,对教会体制和神学教义的批判进一步发展为对基督教信仰本身的批判,从而把伏尔泰等老一辈启蒙思想家的自然神论推向了公开的无神论。在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眼里,基督教乃至一切宗教都被看作是愚昧加欺骗的产物,是理性遭受蒙蔽的结果,狄德罗认为自然是一个自己发生、自己生长的独立体系,并不需要上帝来充当初始原因。

——摘编自赵林《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文艺复兴时期对待宗教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态度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反对罗马教会的社会根源。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改革的核心主张。
(3)与材料一、二相比,材料三中启蒙运动对宗教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从思想文化角度简析此变化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哲学体系不仅仅属于个人,更属于产生它的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对于普通人来说,越来越遥不可及。这些稀奇古怪的宇宙论不能符合人的需求,并且与人的基本经验背道而驰。……对苏格拉底来说,哲学的宗旨并不是提出关于宇宙的深奥理论,而是要让人学会如何生活。世界上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罪恶呢?那是因为人们缺乏关于生活和道德的理念。如果他们承认其深刻的无知,就更能懂得如何行事。
——(英)凯伦·阿姆斯特朗《轴心时代》
材料二     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三     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对哲学发展的意义。
(2)依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出现的背景。
(3)列举材料三中伏尔泰一部有代表性的“有趣著作”。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的思想为例,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哲学研究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6 . 人文主义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还是一个年轻人时,苏格拉底……从自然科学和宇宙哲学转向伦理学和逻辑学。……正如3个世
纪后西塞罗所宣称的,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植入城市和人们的家里,迫使哲学思考人生与
道德,善与恶”。
——塔纳新《西方思想史》
(1)依据材料一,归纳苏格拉底对哲学所做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实际上,(人文主义)的产生出现也许在于以下两点:或是对旧的社会结构的衰败进行反思,或是对新的生活形态的兴起进行尝试。当时,西欧社会内部爆发了现代英国史学家希尔所声称的“封建主义总危机”:政治制度的自我衰败之势已不可阻挡,宗教意识的信仰危机也愈来愈重,在这种情况下,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学者,对社会自身进行反省。
——张井梅《西欧人文主义思潮再认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人义主义产生的原因。试举一例说明“文人学者”是如何“对社会自身进行反省”的?
材料三 民主制度与人文主义思想有着亲缘关系,正如君主制度与保守思想、专制制度与乌托邦式的唯科学主义、或者无政府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关联一样。
——兹维坦·托多罗夫《人文主义的昨日与夸天》
(3)结合18世纪欧美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7 . 思想解放运动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他的作品(与但丁的《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具有更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通过讲故事,描绘了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诗人、艺术家、高利贷者、国王、贵族、僧侣、后妃、闺秀和贩夫走卒等不同身份、阶级和职业的人。

——摘编自吴泽义等编著的《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

材料三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材料一中普罗塔戈拉关注的对象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品”的名称及作者。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孟德斯鸠的主张。
(4)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的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8 . 文艺复兴是近代西方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胡适认为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也有几次文艺复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唐代一批伟大诗人的出现,与此同时的古文复兴运动,以及作为印度佛教的中国改良版的禅宗的产生——这些代表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复兴。11世纪的伟大改革运动,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二   我说我们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年前——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 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材料三   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整理国故”,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材料四   新文化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面临着一个追求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都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在传统之中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

——《文艺复兴与新文化运动的比较——基于文化现代化的视角》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中国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表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是什么?据材料三,理解这场运动为什么叫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时代的社会精英们所“开辟出一片新的思想与文化”的内涵分别是什么?
2019高三下·江苏·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9 . 西方经济史学界研究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现代消费社会的萌芽之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中世纪以来的“斥富论”和基督教的清心寡欲受到根本性的动摇,金钱、知识、享乐成为人们终身追求的目标。人们的消费生活正由中世纪以来的保守、封闭、节俭向自由、开放、奢侈等享乐主义方面转变。人们在物质消费得到基本满足后,日益感受到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许多理性消费,如书籍的购置与收藏消费、文化艺术鉴赏消费、合理的娱乐性消费等,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丰富了城市生活内容。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人自身价值的重要性,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潮。欧洲其他国家深受此消费模式的影响,加快了向近代文明迈进的步伐。同时,社会上呈现出非指导性、无序化奢侈消费的倾向,导致大量有效资金被用于消费领域,影响了意大利的扩大再生产,最终导致意大利在转型时期出现萧条局面。

——摘编自朱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消费生活》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财富理念的变化及原因。
(2)据材料,归纳文艺复兴时期城市消费生活的主要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城市消费状况的影响
2019-05-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4月2019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
10 .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唯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 正像卢梭说的,他是“凭假设和条件的推理”来构成他的学说的。其实,所有启蒙思想家无不如此。但在争取人的权利和尊严的问题上,对广大人民来说,首先是在争取生存的问题上,这种学说和原则却具有一种完全新颖的、扣人心弦的含义,起到了使人们为之奋斗的作用。18世纪还不可能出现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动态的观点。对社会、政治问题的思考,还只能停留在社会关系的静态的幻象上面。
——王养冲《18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静态的幻象”的启蒙学说有哪些局限性?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
(3)指出材料二关于启蒙运动作用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思想两方面加以说明。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