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汉大学教授赵林指出:“对于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真正的文化起点不是文艺复兴,而是宗教改革。”他认为,宗教改革深深影响了西方文化的精神氛围,客观上为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而文艺复兴运动在科学和哲学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建树,意大利人极端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反而使道德更加堕落沦丧,与罗马天主教会成了一丘之貉。

——摘编自张贵银《试论宗教改革对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西方文化转型的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2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所创作的十四行诗以特有的技巧结构、漂亮的语言成为经典。他在作品里写道:“别把我的爱当作偶像崇拜,也别把我的爱人看成偶像,我的歌飘荡着忠贞的声音,只表达一种情绪。真善美就是我的全部,真善美万变不离其宗,这变化尽显我的创造,三位一体,魅力无穷无尽。”然而剧目审查上演制度实行后,在第六十六首十四行诗中他又写道:“这些都倦了,我召唤安息的死亡,譬如,见到天才注定了做乞丐,见到草包穿戴得富丽堂皇,见到纯洁的盟誓遭恶意破坏,见到荣誉被可耻地放错了位子,见到不义玷辱了至高的正义,见到瘸腿的权贵残害了壮士,见到文化被当局封住了嘴巴,见到愚蠢象博士控制着聪慧;见到单纯的真理被瞎称作呆俊,见到善被俘去给罪恶将军当侍卫,对过些都倦了,我要离开这人间,只是我死了,要使我的爱人孤单”。
——摘编自胡建新《浅谈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创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莎士比亚诗作的艺术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莎士比亚诗歌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2016-11-27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双基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文主义从最初的“成蛹期”“破茧期”到最后的“成蝶”,从原来的反基督教倾向人文主义演变为自由主义、浪漫主义等,这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需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它的不同内涵。人文主义发展绵延不断的原因在于其精神气质的可贵。人文主义从根本上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或者信条,而是一场曾经提出了非常不同的看法,而且现在仍在提出非常不同的看法的持续的辩论。正是作为一种辩论,让它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够把内涵深化、外延扩大。在当今世界提倡人文关怀的情况下,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价值、尊严,开发人的潜在力,从思想上重视人,时代将会赋予它全新的内涵。

——摘编自李科玲《读<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6-11-27更新 | 466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仿真历史试题(A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

材料二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

——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

5 .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古老的希腊哲学话语,完整的含义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的解读。第一,人身方面,人必须有人身自由,人不能成为他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奴隶制度下解放出来。第二,精神方面,人必须有精神自由,人不能成为神及其代言人的奴隶,就是要把人从蒙昧、蒙骗中解脱出来。第三,物质方面,人必须有物质自由,人应当追求理性,追求科学,用发展生产力来克服物质世界的限制,让自然为人类服务。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人文精神的完整含义,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渊源。近代欧洲科学的发展和思想解放运动从根源上说无不滥殇于这一思想,并不断地丰富发展着人文精神的内涵,共同推进了人类在精神层面的自立、自主、自觉和自信。

——摘编自张晖明等:《人文精神的回归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近代欧洲文明发展的相关知识,任选一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19-10-05更新 | 317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