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力推崇和对现世幸福的赞美,与基督教所渲染的罪孽观念和禁欲精神是格格不入的。然而文艺复兴追求美感、享受生活的态度却得到了罗马教廷的积极响应。自15世纪中叶以后,罗马教廷就成为这场具有高雅格调的文化运动的重要赞助者,尼古拉五世、庇护二世、尤利乌斯二世、利奥十世等教皇都是文艺复兴的热情倡导者。许多人文主义者供职于教会或者受到教皇的资助。

材料二       宗教改革最初表现为一场回归传统的运动,只不过马丁·路德等人所要回归的是纯真信仰的基督教的传统。宗教改革家重振基督教信仰的主张则极大地威胁了罗马教会的现实统治,他们被教皇和罗马教廷视为不共戴天的死敌。与一般民众的宗教愤慨和经济抱怨相呼应,德意志诸侯们也在政治上对罗马教廷积怨颇深,他们准备利用一切机会来削弱罗马教会的势力,以便在自己管辖的领土上获得更多的权力。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赵林《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文化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文主义者的主张与教会理念之间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宗教改革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罗马教会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不同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会态度形成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从文艺复兴开始,“再生”和新生的思想就作为一种纲领和追求,伴随出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各个方面……“再生”这个概念所肯定和颂扬的东西,却恰恰是重新返回对古代、古典、希腊和罗马价值观的有计划研究。文艺复兴开始,文化的觉醒就首先表现在从艺术到文明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对人、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肯定。所以,从初始阶段起,作家和历史学家们最关心的题材就是人、人的世界和人们在世界上的活动……在这样的现实中人的历史、人的命运、人的形象和人的身体成为关注的中心。

——(意)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表明普罗泰格拉对神持什么态度?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中“再生”概念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3 . 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作。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

材料二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摘编自《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四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社会秩序的根本原则。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于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有何不同,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4世纪起,文艺复兴最先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各城市得到发展。当时,新兴的市民阶级,为维护和发展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需要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封建统治与天主教会的神学独断。一度湮没千年的希腊罗马文化的大规模发掘、整理和研究,一时成为风潮和时尚。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抨击教会,无情嘲讽僧侣;另一方面始终坚信“上帝至上”的思想,怀着深厚的宗教情结,与教会进行了广泛的合作。

——摘编自冯英《理性与信仰的交织一一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宗教思想》

材料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蕴育于维新运动期间,形成于20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夕,发展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严复1898年发表译作《天演论》,涵盖了西方近代民主、自由理念,批评封建专制君主对民众才智的压制,并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梁启超认为国家的强弱系于国民素质的高低,严复与梁启超总体上强调国家自由高于个人自由。邹容、章太炎等以革命为号召,主张推翻旧制度,清除旧势力,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陈独秀于19159月创办《青年杂志》,发出“个人解放”的呼声。五四运动之后,李大钊等革命知识分子宣传马克思主义与苏俄革命思想,进行革命启蒙,塑造革命“新人”。

——摘编自丁守和《中国近代启蒙思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启蒙思想的特点。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索芙尼斯芭.安圭索拉是16世纪意大利最著名的女性宫廷艺术家。她开创了以家庭环境为背景毫无拘束地表现市民阶层,并用这种方式去描画贵族的画风。同时独创了通过道具来证明画中人物职业的表现手法。她的作品
A.展现了女性画家的卓越才华B.体现了宫廷艺术的发展趋势
C.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D.突出了意大利传统文化之美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外文化成就简表

时期代表作简介时期代表作简介
战国《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为主线,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古希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宙斯那里盗取火种,把火送给了人类,教会人类劳动,赋予人类智慧
南宋《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14世纪《十日谈》歌颂现实生活,赞美爱情是才智和美好情操的源泉,谴责禁欲主义
《四库全书》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编纂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543《天体运行论》论述太阳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是绕太阳运行的
1897《天演论》宣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1838《雾都孤儿》以雾都伦敦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孤儿悲惨的身世及遭遇
1939《黄河大合唱》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1937《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迪士尼拍摄的世界经典
动画片

——摘编自张维青《中外艺术史要略》


从上表中提取二则以上的历史信息,提出一种自己的见解,并予以说明。(要求:见解具体明确,持论有据充分,表述清晰。)
2021-07-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在艺术的渲染下所弥漫的复古与创新的气息,开阔着人们的视野,为近代科学建立了良好的治学传统。文艺复兴的艺术家削弱了对宗教世界的过度关注,转而关注自然世界和现实经验,促使人们对自然的兴趣。艺术从中所感悟到的人文主义与现实主义及其二者的结合,为近代科学的另一传统即分析传统埋下伏笔,并在事实上为近代科学准备了完善的科学方法组合:实验方法与数学方法的完美结合。

——摘编自杨渝玲《文艺复兴:近代科学产生的艺术背景》

材料二 “ 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逻辑延伸,在经历十七世纪的沉思后,西欧进入到了自觉运用理智的阶段。所以启蒙运动也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运动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神学羈绊的渐进、积累的必然结果。它作为开启民智、推动人们自觉地把理性原则作为观察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原则的运动,从十七世纪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精神面貌的变化。

——摘编自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文艺复兴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的背景及对欧洲的主要影响。
8 . 西方近代人文精神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文主义者揭露教会的腐败与虚伪,反对禁欲主义,鼓励人们享受现世的幸福生活。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指出尘世生活是大自然赋予的,歌颂了人的爱和重要性。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世俗女性高贵、优雅以及沉浸在现世美好生活中的形象。

——摘编自张淑钏《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矛盾特性》

材料二 驱使人文主义者讥讽教士丑行的是人性的要求,而驱使宗教改革家们揭示教会的腐败堕落的却是神性的要求。人文主义者要伸张感性的权利,宗教改革家则要重建信仰的权威。在宗教氛围浓厚的16 世纪,人文主义者只能拐弯抹角地宣扬自己的主张,而宗教改革家们却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符合基督的教诲,这种坚定的使命感使他们在宣扬自己的宗教主张时表现得正气凛然和义无反顾。宗教改革的动机原本是宗教宗教性的,然而却结出了丰硕的世俗之果。

——摘编自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

材料三 18 世纪随着以牛顿思想为代表的近代主流科学文化的植入,法国思想文化传统才会发生彻底变革。牛顿理论不仅用科学来扫除迷信,而且用科学来召唤民主,进而驱逐专制。接下来的工作,便是将牛顿理论哲学化、人文主义化。这是由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等人完成的。伏尔泰在传播牛顿思想的同时,将科学精神贯彻于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对法国乃至世界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张钢《科学文化与法国的启蒙运动》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家重建信仰的权威的主张。
(3)据材料三指出推动18世纪法国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文主义发展在社会政治领域表现出哪些理论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历程。
9 . 如图出自1543年出版的《人体构造》一书,该书搭配着精美的版画插图,并系统描述了人体的骨骼、肌肉等器官,插图中的人物或倚桌沉思,或驻足田野,衬着明快的大自然背景,显得颇为生动。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人们追求乐观的生活情趣B.自然科学已摆脱教会束缚
C.现实主义成为时代的主流D.医学进步丰富了人文主义
2020-09-20更新 | 590次组卷 | 34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荀子(天论》

材料二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三   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一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在认识人与万物(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应如何看待材料二的观点?
(2)概括材料三体现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背景。
(3)简要说明三则材料的共同之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