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5世纪的意大利学者阿尔贝蒂提出“德行战胜命运”,摈弃任何悲观主义和宿命论的思想,颂扬使家庭和城市变得富裕而获得光荣的人的劳动,认为尘世的富裕和繁荣是上帝赞同的象征,人的好运或厄运的根源在于人本身。这一观点(     
A.追求经济利益否定宗教神学B.突出人的力量重视现世生活
C.提倡天赋人权主张民主政治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要求
2 . 意大利人阿尔贝蒂(1404—1472年)说:“那些依靠我们勤劳所得的东西,难道是命运所给予?不,这绝不是命运的力量。命运不能战胜不甘心失败的人,只能给顺从她的人戴上枷锁。”这一言论(     
A.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B.奠定了宗教改革基础
C.宣扬了启蒙运动理念D.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
2022-09-01更新 | 560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从14世纪开始,欧洲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们推崇自然主义,追求自然美。他们当中有人提出做“自然的儿子”,不做“自然的孙子”,有的甚至要求“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这反映出当时(     
A.宗教逐渐淡出民众生活B.人文精神得到传播
C.文化学者都有人文情怀D.科学革命已经发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16世纪中叶,法国人帕斯基耶写作《法国研究》时说,“我用俗语(而非拉丁语)写作”;布代的《论钱币》处处流露出捍卫法国文化并与意大利人竞争的意识。有学者因此认为,16世纪是“法国意识”萌发的世纪。据此可知,“法国意识”的萌发缘于(       
A.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B.新兴阶层摆脱宗教神权束缚
C.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D.“人民主权”学说深入人心
2022-06-09更新 | 11981次组卷 | 65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轮复习(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他们"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他们”是
A.人文主义者B.宗教改革家
C.启蒙思想家D.近代科学家
6 . 下列左图是1509年出版的算术和代数学教科书《神圣的比例》中,达·芬奇所作的数学图解插画;右图为解剖学家安德烈亚斯·维萨留斯于1543年出版的《人体的构造》中,著家提香的学生卡尔卡刻制的版画。这些插图反映出
A.绘画领域人的创造力以及主体作用
B.图像成为科技知识表达的主要方式
C.自由的学术环境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D.近代科学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兴起
7 .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育:“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马丁·路德说:“炅魂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二者皆
A.蕴含人文主义思想情感B.反对外部世界的权威
C.表现出无神论者的勇气D.主张人生来自由平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莎士比亚的作品把新兴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和他们的故事搬上舞台,通过对人的尊严、价值和力量的热情讴歌,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莎士比亚创作初期,英国正处于伊丽莎白女王的统治时期,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的海军强国,经济繁荣,文学璀璨辉煌。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尽管如此,伊丽莎白女王并不阻挠莎士比亚创作,反而支持莎士比亚剧院。

莎士比亚戏剧在17世纪陆续传入德、法、意、俄和北欧诸国……形成全球范围的西方戏剧文化圈。随着英语覆盖地域的剧增,莎士比亚戏剧迅速膨胀为世界性的戏剧遗产。

材料二   受当时反理学、反传统、反专制的异端思想影响,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以情反理”,《南柯记》《邯郸记》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秩序的批判意识和否定精神。汤显祖的戏剧题材范围比较狭窄,作为一个正统的士大夫文人,他的表现对象只是其熟悉的科举官宦生活,表达的是传统儒人的思想感情,其作品影响力局限于文人圈。

汤显祖遵循曲牌体戏曲规范进行创作,按照严格的曲律格范进行曲牌填词,运用的是雅化的文言曲词工具,其作品受到同时代和后世文人的极高赞誉,但在广大普通民众中难以产生共鸣。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16世纪戏剧双星的文化际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莎士比亚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经久不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异同。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代转型,文化也相应由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转轨。明清时期启蒙思想在学术上的表现显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化的趋势。中国文化的近代性并非全然由西方舶来,而是西学与中国自发的启蒙文化互相激荡、互相汇合的结果。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已运用数学语言并且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

—摘编自冯天输《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的近代性转向》

材料二   赢得个性自由的人文主义者才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多方面能力的个人;充满竞争的生存条件也促使他们必须具有多方面的造诣。在意大利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17世纪,也是多才多艺之人辈出的时代。当时没有一部名人传记不在主人公的主要成就之外谈到他在其他方面的造诣,而这些造诣总是超出一般水平。作为一个人文主义者,不但要研究古代经典理论,还要研究地理、历史、文学;不但要翻译古代的戏剧,还要同时兼做导演;此外,他还可能是一名地方长官、外交家。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中国思想文化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意大利思想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10 . 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大卫》展现了男性美,英俊的面孔、有力的肌肉、比例恰当的身材,充分显示出男子气概。当教皇建议给裸体人物穿上衣服时,米开朗琪罗直言不讳地答道:“陛下,请您照料人们的灵魂,让我照料人们的肉体吧!”米开朗琪罗的回答
A.抨击了天主教会B.推动了宗教改革
C.否定教皇的权威D.体现了人文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