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学者维夫斯强调重视感官实践的实用教育,他认为:“学生应不以到商店、工场向人请教为耻。从前,有学问的人不屑于了解这些事情,而了解、记住这些事情又至关重要。”该学者主张
A.教育应贴近社会实际B.打破天主教的神学束缚
C.教育中体现理性主义D.劳动教育取代古典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6世纪,拉伯雷在《巨人传》中详细描述了巨人高康大受教育的过程及他对儿子庞大固埃的教育理念。高康大在包诺克拉特的教育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掌握许多理论和实践知识,最终成为一个道德、知识、身体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理念
A.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B.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
C.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D.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思想内涵
3 . 西方人文主义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人文主义精神时必须进行辩证地思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人性与理性的解放,宗教改革的冲击力则在于对社会性的愚昧发起了攻击。……宗教分裂到处引起激烈冲突、流血事件、教派迫害,直至大规模屠杀,宗教史上记载颇多……宗教改革是“护神”的,要回归本源的基督教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说,宗教分裂后的新教比旧教更忠于上帝和《圣经》。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的学说有差异甚至互相敌对,但总的目标是一致的:争取政治自由和批评的权利,改变旧制度,建立新体制。他们反对教会权威、君主专制和特级特权,抨击一切不合理的东西。在反对或抨击中,丰富了有关建立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致力于彻底打击恩格斯所说的“外界的一切权戚”,争取恢复人的权利,确立人的尊严的运动。

——摘编自王养冲《十八世纪法国的启蒙运动》

材料三   浪漫主义对启蒙理性进行了多方面的批判:过分张扬和冷酷无情违反了人性;批判理性解构一切,但没有能力建构新的合法性权力,所以使得新旧权力之间留下了真空……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工具化、功利化利用,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失去了和谐;他们认为自由契约型国家过度夸大了个人自由,政府不能干涉公民的私生活,以至于共同体的价值都被抹杀;利己主义,追求私利最大化,造成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残酷战争。

——摘编自舒绍福《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的反抗及其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斗争方式。如何理解“宗教分裂后的新教比旧教更忠于上帝和《圣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7、18世纪欧美国家是如何践行启蒙思想家“消灭外在权威、建立新体制”这一进步思想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代表对启蒙理性所作的批判。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谈谈如何克服上述问题?
2020-05-20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4 .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和欧洲文艺复兴同属早期启蒙文化,有着相似的历史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的使命之一是摆脱宗教教义的束缚,冲破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烦琐和空疏,把人们的视线由虚渺的“天界”拉向真实的“人间”……从这一意义上说,由“虚”走向“实”,是欧洲文艺复兴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化动向。无独有偶,在中国的明清之际,也兴起了清算明代学术的空疏。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材料三 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与欧洲十八世纪的启蒙思潮分属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社会批判的产品,后者却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有些学人将这两种形态的文化等量齐观,显然不太恰当。如果要在欧洲文化史上选择一个段落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无论从产生的背景还是从所包含的内容而言,都以欧洲封建社会存在的最后几个世纪(14~17世纪),即严复说的西方“古学”转向“新学”的阶段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

——冯天瑜《从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文化到近代新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指出其批判对象与文艺复兴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明清之际思想家针对“空疏的学风”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同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文化作比拟……文艺复兴运动较为相当”的理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未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试从影响角度加以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A.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
B.追求民主法制,反对禁欲苦行
C.体现新旧交替,彰显人性价值
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
2017-05-13更新 | 442次组卷 | 3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2017学年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大利学者米兰多拉写道:“世界一旦建成,造物者则希望有人赞赏他的杰作…因此他创造了人,并对他说:‘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使你能够更好的观察世界上的一切;我创造了你,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否定上帝的绝对权威
B.仍然坚持上帝造人的学说
C.相信理性使人性升华
D.崇尚理性主义及独立判断
7 .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下列选项与恩格斯这一观点相符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信仰得救”D.“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2016-11-27更新 | 24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5届江苏泰州市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