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泰纳在《艺术哲学》中这样评价文艺复兴运动:“感官的诱惑太强,幻象的波动太迅速……一有机会,平时聚集的浪潮便一涌而出,把一切由责任与法律筑成的堤岸全部冲倒”由此可知,文艺复兴
A.注重理性表达B.否定法律作用C.形成社会运动D.过分推崇人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4世纪,意大利的家庭住宅设计打破了以前生活和劳作没有严格区分的布局,日益注重住宅中私人空间的建设和设置,如威尼斯的贵族家庭重视房间的采光度,认为这有利于健康和精神舒畅以及净化空气。这一建筑理念
A.旨在炫耀贵族阶层富有B.表明了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C.体现了社会生活人文化D.助推了享乐主义日益泛滥
3 . 在莎士比亚早期的抒情诗和喜剧中,古希腊式的爱欲冲动与个性自由、基督教式的节制忍耐与仁慈博爱水乳交融。早期历史剧在肯定人的现实欲望的合理性以及人自身力量与价值的同时,又仰望上帝的恩典,把耶稣式仁慈宽厚的秉性赋予了人间的帝王。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A.主张人文主义,倡导王权至上B.追求现世幸福,反对禁欲苦行
C.抨击基都教会,提倡信仰自由D.体现新旧交融,彰显人性价值
4 . 1600年宣传“宇宙无限论”的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死刑;同时期,李贽被明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迫害致死。这两人被时人视为“异端”,是因为他们
A.誓死捍卫真理和自己的信仰B.抨击封建道德主张发展个性
C.挑战统治思想威胁社会秩序D.否定现存秩序宣传民主思想
2021-09-24更新 | 48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做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
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
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16-17世纪“明快鲜艳的色彩已经遍布欧洲,而体现悲观情绪的灰色和黑色逐新让位给了代表尊贵的金色、代表热情和爱情的红色、代表优雅和风度的黄色、代表希望和爱情的绿色,以及代表清醒的海蓝色”。该学者的观点可用来说明当时的欧洲
A.人开始成为哲学思考的主题B.理性主义被民众普遍接受
C.机器工业丰富社会文化生活D.文艺复兴促进了思想解放
7 . 市民阶层在古典文化中汲取与现实的世俗生活相协调的各种文化因子,以至搬用、仿制、提炼、或吸收,从而以文化复古为表征,给文艺复兴罩上“复兴古典文化”的外壳。这表明文艺复兴
A.是市民阶层对古典文化的复原B.是古典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产物
C.复兴的是欧洲中世纪文化D.印证了西方社会停滞的事实
8 . 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以托斯卡方言进行写作。很多作家在作品中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写作语言也从拉丁文转向本民族语言。由此可以看出
A.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B.近代民族国家意识正在形成
C.其目标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D.这些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风格
2020-05-14更新 | 697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4世纪,欧洲思想文化领域开始摆脱宗教束缚,关注现世人生,追求个性自由,这一转变起源于
A.意大利B.法国C.英国D.西班牙
10 . 有学者评价达·芬奇的《岩间圣母》:“这完全是一幅圣人画,但给人的印象却是深刻的,散发着浓厚的动人的生活气息,它让人感受到母性的温暖,表达的却是宗教题材。”该学者
A.暗示文艺复兴与基督教的对立B.揭示文艺复兴的主题是人文主义
C.抨击封建教会禁欲主义的罪恶D.肯定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