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要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既然已经认识上帝的意思,就不需要问别人也不需要由教士举行仪式。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1)依据材料一概括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简要分析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丁·路德的主要观点,并归纳宗教改革的意义。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书·武帝纪》记载:“今诏书昭先帝圣绪,令二千石举孝廉,所以化元元,移风易俗也。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汉武帝又大力提倡儒学,把五经教育官方化,在中央设五经博士,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上,各郡国都设立学官,教授儒学,宣扬忠孝之道。

——摘编自陈辉《秦汉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转变及其借鉴意义》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宣扬忠孝观念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材料二   在西方学者看来,文艺复兴时存在着这样的价值取向:“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从中世纪时代对灵魂全神贯注的得救,转向渴望用他们获取的金钱去谋取城市积极的生活和享受现世的快乐……因为在他们看来,接受生活的挑战比天国的许诺更激动人心。”阿尔伯蒂、马基雅维里等人文主义者,都相继从不同角度论证和阐述财富不仅仅能给人以生活的幸福,更重要的是确立社会的尊严地位。同时,人文主义者强调:人生的目的是现世的享受而不是死后的永生。

——摘编自梁民愫、吴佳娜等《近代西欧转型时期的人文主义价值观》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人文主义价值观与同一时期西欧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材料三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面临着迫在眉睫的民族危亡,价值观念的变革呈现出一个高峰。知识精英看待“天人之辩”时,不再把“天”(自然)理解成超人的主宰(上帝、神),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幅机械论的宇宙图式……梁启超说道:“若何而自勉为优者适者,以求免予劣败淘汰之数,此则纯在力之范围,于命丝毫无与者也。……故明夫天演之公理者,必不肯弃自力不用而惟命是从也。”

——摘编自高瑞泉《近代价值观变革与晚清知识分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甲午战后知识分子价值观变革的主要原因。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际上欧洲的文艺复兴并不是以科学为向导的,其代表人物对美学和哲学精神的重视更甚于客观主义和怀疑主义。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思想方式。他们继续崇尚和相信不可知和幻想的事物。他们仍然试图找到哲学家们所说的能将普通金属变成黄金的石头。他们继续相信占星术,并把它与天文学混为一谈。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反映出文艺复兴的侧重点在哪些领域?又有怎样的局限性?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最初,科学从矿山和工场那里汲取的东西要比后者从它那里得到的多得多。在早期阶段科学并不是经济生活的组成部分,因此对科学的利用也就是少量的、零星的——甚至在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也是如此。但是到19世纪末,形势发生了变化,科学不再处于从属的地位:它已经开始改造旧工业,甚至创造了新工业。

——同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学在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不同作用,并举出两例“全新工业”?

材料三   (90年代以来)可以说,谁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优势,谁就掌握了未来。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的特征》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观念形成的背景。综合材料一、二、三你得到哪些认识?
4 . 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关系着个体成长成才,也关乎着国家发展进步、民族精神气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

——房龙《人类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此时”“人们的人生观”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改变”的主要推动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在欧洲资本主义革命初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希望摆脱封建主义束缚,对封建主义的等级贵贱价值观进行批判,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制度性价值承诺,由此顺理成章地举起动员各个阶层人民的旗帜……随着资产阶级夺得了统治权,资产阶级也逐渐把其核心价值观调整为“民主、自由、人权”,从而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制高点。

——韩震《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依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1925年5月《中国青年》收到一封署名“准阴儿”的读者来画,询问恽代英“怎样打破灰色的人生”。这位读者是复旦大学的学生,信中提到因为家庭的变化、教会学校的强迫、身体较弱、社会的黑暗、国家的危亡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其走到厌世的路,“人生愈觉变成灰色了”,像是一只小船在大洋飘泊,不知将来作何归宿?恽代英(注: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回答是,你不愿居此悲苦之境,“要去设法应付他,去做一个改革社会国家与打倒帝国主义的人”。而且要结交一些勇敢的朋友,与他们结伴前进,“你若能研究得到一种信念,知道国家社会一定是可以改造的,那譬如你在黑暗中间见了灯光”,灰色人生的问题自然得到解决。

——王泛森《“烦闷”的本质是什么——“主义”与中国近代私人领域的致治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20年代中国青年人生观变得迷茫、厌世的原因。恽代英的回答反映了怎样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流行对近代历史有何积极影响?
2019-07-05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三毕业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5世纪是古代希腊社会空前繁荣的时代。这为人们思想的解放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使人们能够站在新的高度,在理论思维领域里,对人类自身的力量,对人在自然界和神灵面前的地位,对现存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等进行新的探索,从而把人本思想从初期形态推进到一个较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新阶段。对人本思想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应首推智者学派。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突破了自然哲学的框架,提出了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李丽《古希腊人本思想的变现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二   人文主义者的典型态度是否定中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统治着全部文化,神是宇宙的中心,排斥理性思维,认为人一生下来就是有罪的,只能通过禁欲修行,寄希望于死后的“来世”。随着中世纪后期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为了打破思想禁锢对生产力的约束,人文主义思想应运而生。个体意识的觉醒及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展开,渗透着新兴资产阶级的阶级精神,但又超越了它的局限。

——张莉《浅谈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

材料三   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是一群勇于去探索未知的知识分子的运动。……既然艾萨克•牛顿可以借助理性发现规定着自然世界运动的自然法则,那么启蒙知识分子们也可以运用理性来发现那些规定着人类社会的法则。这种信念反过来激发他们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渴望。

——杰克逊•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材料四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世界文化史》(增订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人本思想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与古希腊时期的人本思想的本质差异。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知识分子们批判锋芒直指的对象。孟德斯鸠“通过理性谋划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代表性思想成果是什么?
(4)概括材料四的基本观点并指出他们的共同精神。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