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核心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14世纪,欧洲国家发生战争,士兵往往高喊“为了国王”。15世纪,法国女英雄贞德高呼:“为了法兰西,我无所畏惧”。这一变化说明(     
A.封建割据逐渐消失B.国王摆脱教会控制
C.近代外交制度建立D.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2023-01-04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体被认为是有罪的。因此,它必须始终被覆盖,且不得过分装饰。但是,14世纪,生活水平提高的市民和希望精美商品尽快转换成货币的意大利商人,都很赞同世俗知识分子对教会禁欲的进攻。据此可知,文艺复兴源于(     
A.基督教会的衰落B.西欧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C.近代科学的兴起D.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壮大
3 . 中世纪的佛罗伦萨又称“高塔之城”,城中建筑狭而高耸,窗户又少又小,只能提供最低限度的光线和空气。到了14世纪,一些显贵家庭的建筑线条简朴,窗高而小,但是内部带一个露天庭院保证充足的光线和空气流通。这个变化(     
A.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B.宣告了理性时代来临
C.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D.保持着对教会的忠诚
4 . 某一时期.欧洲出现收集古代抄本热潮。学者遍访修道院,寻找湮没的古书抄本,雇人抄写,并进行考订、校勘,以恢复古书原样。他们摹仿古拉丁文,并进行写作。富商和权贵竞相兴建豪华宅第以彰显个人权势,他们还资助学者与艺术家们的创作,目的是展现其文化品位。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6世纪拜占庭帝国时期B.9世纪查理曼帝国时期
C.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D.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1世纪末,来自欧洲的十字军闯入了原本属于希腊人和穆斯林的世界,这场宗教性军事行动前后持续近200年。东征过程中,拜占庭帝国保留的古典文献、阿拉伯的科学知识,中国的印刷术等传入欧洲。材料表明十字军东征(     
A.客观上推动了文艺复兴的出现B.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欧经济中心
C.使得东方与西方文化开始交流D.有利于西欧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6 . 法国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在《国家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关于国家的理论,认为国家起源于家庭,众多的家庭为了共同利益和防卫需要而最终结合起来,共同接受一个主权,即国家,该主权应由君主享有。这一思想(     
A.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B.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C.体现社会契约论的观点D.追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7 . 14世纪,“黑死病”在欧洲肆虐。一些神父解释说:瘟疫是上帝的惩罚,因为大地上的人们犯了太多的罪孽。但是,人们却惊奇地发现,教堂里上帝那些忠实的仆人——牧师、神父,死得却比普通人更快,比普通人更多。这些现象(     
A.有助于人文主义的复兴B.推翻了罗马教廷的统治
C.促进了近代科技的确立D.形成了宗教改革的运动
8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要么来自民间,要么从劳动人民的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样文艺复兴就具有了文化开放和文化整合的双重特征。该观点说明文艺复兴(     
A.有整合多元文化的可能B.引起民众的广泛共鸣
C.立足于社会的底层群体D.侧重于市民阶层需要
2022-07-2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B卷)
9 . 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阿尔伯蒂(1404-1472)认为,人只要拥有足够的胆量,是可以战胜命运的;人不是生来虚度光阴的,而是应当积极地创造丰功伟业。同时代的意大利学者费其诺则主张人可以通过沉思默想的“出世”生活使自我提升,从而与上帝沟通。他们都强调(     
A.反对禁欲B.政治启蒙C.追求财富D.人文精神
10 . 如图是马萨乔创作的宗教画《圣彼得施舍》(公元1425~1427),美学家蒋勋评价该画“赋予了传统主题新的意义”。这是由于该作品(     

《圣彼得施舍》·马萨乔/湿壁画
A.表达了对下层百姓的同情和怜悯
B.赋予宗教画时代性和现实性
C.开启西方绘画立体空间构造技术
D.体现了基督教的强大影响力
2022-07-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