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和文艺复兴运动同步的。这种同步的关系就必然会使两者之间产生不可分离的、密切的联系。民族国家形成的实践影响了人文主义者的民族国家观的形成,而他们的民族国家观也必然在民族国家形成的实践中成为具有指导性的结论,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与民族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同时文艺复兴运动促使各国民族语言形成,并通过宗教改革完成了各国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剥离,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可以说文艺复兴运动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密不可分的。

材料二: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各国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主权国家理论的发展和国家主权观念的形成。其次,宗教改革运动大大加强了世俗王权,极大地削弱了天主教会的势力,西欧各国都得以摆脱罗马教廷的束缚,建立起由本国君主控制的民族教会,使西欧各国最终得以形成独立的民族国家。至此,西欧各国完成了民族国家的初步塑造。它们在文艺复兴时期统一了疆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度,国家的权力开始覆盖全国;基本形成统一的民族市场,民族语言也开始形成,并建立了由国家控制的民族教会,具备了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草焕《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兼与中国比较》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欧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文艺复兴运动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欧各国产生的影响。
2023-02-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阳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新教批判中世纪教会学校重灵魂教化、轻身体锻炼的教育传统,而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新教各派反对教会控制学校,主张推进全民义务教育,从而使体育教育在学校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知(     
A.体育推动西方人文主义萌芽B.启蒙运动推动大学学术繁荣
C.宗教改革推动教育政策调整D.教育学科设置向制度化转变
3 . 有学者称:他(马丁路德)所要求的是教会必须专注于传扬上帝的话语,教会应当认识到自身是上帝话的工具而不是救赎的通道。因此,在失去属灵权威之后,教会自然更不应该掌握世俗性的司法和政治权力,那么中世纪教会对政治权力和治理的介入和干预也就失去了基础。下列选项与该学者观点一致的是(     
A.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控制B.世俗王权与基督教会权力的并立
C.基督教会的救赎作用不可替代D.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4 . 德国宗教史学家厄恩斯特·特勒尔奇认为:新教“(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出它是现代世界的实际缔造者”,但它“促进了现代世界的产生”。这一观点是基于新教(     
A.强化了宗教权威B.坚持了基督教基本教义
C.引发了宗教冲突D.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当代学者发现欧盟中如希腊、意大利这类传统天主教国家财政都困难,德国、荷兰这类新(基督)教国家则收支良好。以下主张与该现象直接相关的是新教强调(     
A.民主教会、因信称义B.教随国定、民族教会
C.裁判异端、没收财产D.廉俭教会、先定选民
6 . 天主教的神学思想常常遇到来自反对天主教正统教义的“异端”分子的攻击,首先发起挑战的是城市市民,而后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先后成为群众反对封建神学体系和教会的先锋。这反映了
A.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宗教改革运动
B.新兴资产阶级主导宗教改革运动
C.宗教改革的斗争矛头是天主教会
D.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统治面临危机
2022-06-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欧洲宗教改革后出现了一些新教,如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他们简化宗教仪式,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这些新教
A.不再受世俗权力的管辖B.反对举行各种宗教仪式
C.推动近代民族国家形成D.与基督教没有任何关联
8 . 16世纪初,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国教不满,力求过简朴生活,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60年代,“清教徒”一词出现,他们宣扬工商业是上帝赐予的“神圣使命”,鼓动反对支撑专制王权的国教。17世纪上半叶,国内矛盾加剧。可见,“清教徒”运动
A.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B.体现了宗教利益的争夺
C.扭转了英国政教合一的局面D.表达了民众的愿望呼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16~17世纪是西方文明史的转折点,西方社会的二元结构都建立在教会与国家制度上。当人的主要精力都专注在宗教问题上时,教会才可能和世俗组织做实质的抗衡。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把兴趣从宗教问题转移到世俗问题上,这种传统的二元结构终于被摧毁了,依然忠于基督教的人则因教派纷争而力量削弱。中古的教会可以代表所有基督徒发言,但是后期的教会却只能代表一部分人发言;此时国家声称统有所有的臣民,因此它也就成为整个社会的主要代表。当西方文明逐渐趋向世俗化时,人们就必须重建二元社会的基础。而16世纪以来,这项重建工作就一直是西方政治的主要问题。

——摘编自[美]弗雷德里克·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近代自由主义之发展》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西方文明与世俗化”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7世纪,英国人理查德在回答他所在的教会对他进行质询时说:如果上帝给你指了一条路让你可以合法赚到比通过其他方式赚得更多的钱,而你拒绝走这条路,却选择走赚得更少的路,那么你就是在违背上帝的召唤,拒绝做上帝的奴仆。理查德这一言论(       
A.适应了资本主义的要求B.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
C.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D.开启了西欧的对外扩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