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
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
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
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
2016-11-27更新 | 327次组卷 | 29卷引用:山东省曲阜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成书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共同点是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
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
C.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D.主张法治,反对礼教
3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设想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种权力必须交由不同的人和机构来行使。这一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限制君主专权
B.赋予人民主权
C.宣扬权力至上
D.倡导法律平等
4 . 伏尔泰认为“当君主是一个哲学家时,对人们来说是最大的幸福”;卢梭认为“专制君主永远都是暴君”;狄德罗指出“公正、温和、开明然而专制的统治者连续几朝的统治,对人民来说也许是最大的不幸”。由此可见他们
A.都宣传天赋人权学说
B.都主张人民权力至上
C.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D.对君主专制态度迥异
2017-12-26更新 | 17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山东武城县二中高三上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5 .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比于伏尔泰思想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①抨击封建专制制度   ②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③提出社会契约论   ④提出人民主权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④
2020-11-19更新 | 9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届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高三12月模块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每个人都必须把自己的一切权利转让给全体,没有人可以例外;同时人人都应当获得同等的权利。”材料着重论述了
A.人民主权说
B.天赋人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人生而平等
2016-11-27更新 | 23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届山东省临沭二中高三1月阶段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某思想家说:“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力,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上的。”这体现了
A.社会契约论B.人民主权说
C.天赋人权说D.三权分立学说
2017-12-04更新 | 146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1届山东省莱芜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复习诊断性测试(二)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卢梭认为在民主国家,主权应属于全体人民,主权不可转让、分割,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对卢梭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
B.与雅典的民主制本质相同
C.可能导致侵犯人民的自由
D.赞同三权分立的思想
9 . 在1792年的法国,当国民公会内部就是否审判国王路易十六出现激烈争议时,雅各宾派代表马拉挺身而出,在会上大声呐喊:“要保证人民的幸福,必须砍掉暴君的头”;“要挽救祖国,必须砍掉暴君的头。”这表明马拉推崇
A.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B.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
C.洛克的君主立宪D.卢梭的人民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法国大革命的亲历者贡斯当在反思大革命时指出:“卢梭珍爱一切自由的理论,却为所有的暴政提供了借口。”英国哲学家罗素甚至认为,希特勒是卢梭的一个结果。两人得出以上言论主要基于(        )
A.卢梭的天赋人权主张B.卢梭的三权分立主张
C.卢梭的人民主权主张D.卢梭的不平等起源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