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由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共同拥有,二者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也有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思想渗透的核心政治理念是
A.民主
B.共和
C.平等
D.分权
2 .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如表中启蒙时代的著作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思想家著作制度设计
伏尔泰《哲学通信》由自由平等、民主共和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伏尔泰《社会契约论》政教合一、社会契约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暴力革命、君主立宪

A.①B.②C.③D.④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18世纪中西方出现的部分文化现象。

1590年,李贽出版《焚书》。1602年,因“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入狱。
1601年,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进入北京,向明神宗献自鸣钟、八音琴、三棱镜、天主像、圣母像等。次年在中国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
1607年,由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正式出版,使西方几何学第一次传到我国,对我国的几何学发展起了十分重要作用。
1612年,《泰西水法》由意大利传教士讲授,徐光启根据笔记整理,并结合中国的水利机械情况经过实验后编译成书。后被收入《四庳全书·子部农家类》和《农政全书》。
1613年,耶稣会士曾德昭到达中国,1636年返回欧洲,在旅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为西方人理解中国,尤其是学习中国语言提供了理论前提。
1663—1679年,黄宗羲于慈澳、绍兴、宁波、海宁等地设馆讲学,撰成《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
1756年,伏尔泰的《风俗论》在日内瓦出版。作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也对中国有不少论述。伏尔泰借用中国儒家思想对当时法国的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


从表中提取至少两条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反思大革命的文学作品,其中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英国狄更斯(1812—1870)发表于1859年的《双城记》。阅读小说简介,回答问题。

狄更斯《双城记》简介:德发日夫人年幼时,她的一家遭到地主厄弗里蒙底兄弟残酷迫害。她的姐姐被强占侮辱后去世,前去寻仇的兄弟也被杀害,致德发日夫人家破人亡。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她和她的丈夫对地主阶级采用十分残忍血腥的手段。只要是贵族出身的人,都一律不放过。即便代尔那(厄弗里蒙底的侄子)同情下层人民、自愿同自己家族割裂的人,他们也要将他送上断头台。与德发日夫妇的阶级仇恨相对比,马内特医生坚信“医生的工作就是治病救人,为奴的,自由的,富的穷的,好的坏的,无论高低贵贱都一视同仁”。马内特与厄弗里蒙底家族有不共戴天之仇,他却出人意料地同意了女儿露西和代尔那的婚事,表现出一种宽博大爱。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代尔那因身为贵族后裔而遭逮捕并判死刑,在千钧一发的时刻,一直爱恋露西的英国青年西得尼卡登替他上了断头台。人民法庭的宣判词中这样写道:“捍卫中央集权的统一不可分割的共和国。共和国先于一切,人民是至高无上的。”


(1)小说表现出作者对法国大革命持有怎样的态度?
(2)从小说中选取一个情节,指出它反映了哪一启蒙思想家的思想,并对这一思想简要评价。
(3)小说情节是否可以作为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史料,请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是封建制度的批判者,是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者。下列启蒙时代的著作与“资本主义制度的设计”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伟人著作制度设计
A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因信称义王权至上
B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君主立宪三权分立
C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D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暴力革命共和制度

A.A
B.B
C.C
D.D
6 . 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     
A.君主制B.君主专制C.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
2017-03-07更新 | 18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列宁指出,法国启蒙运动的特征之一“就是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主要是农民的利益,他们衷心相信农奴制度及其残余一经废除就会有普遍幸福,而且衷心愿意促进这一事业。”这反映出启蒙运动倡导
A.人民利益至上B.人生而平等C.天赋人权D.主权在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言论,按照其发表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①“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个人的感觉。”
②“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③“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④“灵魂单凭信仰,无需‘事功’,就可由上帝的约许获得释罪。”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④①③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中国之所以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国家相对稳定,纯系地理条件使然。中国的边界,或为大海,或为高山沙漠,外敌只能从北方入侵,所以安全较有保障。虽发生分裂,但不久即复归统一,主要也是地理原因。中国以长江为天然屏障,分为南北两部分。由于气候的原因,北方人彪悍好战,南方人温顺怯懦;北方人一旦跨过长江,无须经过旷日持久的战斗便可迅速控制全国。南方人习惯于俯首听命,故不易形成分裂。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人类文明初期,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地理环境因素通过作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要素之一的劳动对象而实现的。作为劳动对象,地理环境因素决定着物质生产活动的类型、方式等,并通过决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进而影响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1)结合材料一请对孟德斯鸠中国 “历史悠久、国家稳定”原因的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与孟德斯鸠在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关系上的认识有何本质区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