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可建议他阅读
A.《人权宣言》B.《论法的精神》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791年,在伏尔泰逝世13年后,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迁葬之日,10万人为他送葬,伫立街头迎送的人更是多达60多万人。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的主要原因是
①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②他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影响深远
③他坚决否定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④他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哲学探讨
A.②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7-18高二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校学生在编演“欧洲启蒙运动”历史短剧时,为孟德斯鸠设计的台词应该是
A.“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
B.“根据社会契约,全体公民是人人平等的”
C.“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
D.“由于私有制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的了”
4 . 下列四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
③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④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他是十八世纪自由思想和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被誉为“思想之王”,在当时众多的思想家中,他是公认的领袖和导师。他著有重要的历史著作,他说:“我写历史更多地是写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不是一个伟大的国王。”这位思想家主张
A.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B.人要自由也要自律C.人类平等,发展人的个性D.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这表明卢梭主张
A.维持原有的社会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前提
B.努力构建社会新秩序是实现基本人权的保障
C.社会秩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D.社会秩序是权利而非义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卢梭在其名著《忏悔录》中指出:“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这说明卢梭
A.带有浪漫主义的倾向B.背离了启蒙运动的宗旨
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
8 . 图示两位、思想家生活在17、18世纪,他们的思想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其相似的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
C.封建文化专制的残酷
D.阶级属性一致
9 .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三权分立
C.主张社会契约
D.民主思想
10 .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盲目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
A.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B.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C.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D.自由与革命的辩证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