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国的启蒙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欧洲失望的启蒙思想家们依靠16世纪以来在华传教士带回的有关中国的信息,了解、关注中国。伏尔泰便是其中的代表。他认为中国的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首屈一指,实行的完全是一种理想的开明政治制度,皇帝不可能专断,也无法滥用职权加害于他所不认识的、在法律保护下的大多数百姓。伏尔泰景仰孔子,认为孔子教人如何做人、如何治国,并以成吉思汗折服于汉族官员的高尚情操诠释孔子的道德。此外,启蒙思想家魁奈等人也对中国大加赞赏。

——摘编自陈晓华《中西互动视角下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等

材料二   伴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思想家将中国形象极端化。例如,孟德斯鸠猛烈批判中国他在与定居法国的中国人黄嘉略的交谈中了解到:中国人把法比作一张网,百姓比作网中的鱼,鱼儿虽还能游动,却无自由可言。他将中国政体归入到专制主义行列并加以批判。他指出中国没有“法”的精神,中国历朝除开国初的几任君主,其后继者都腐化、奢侈、息惰狄德芡也从政体、人口、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对中国进行了尖锐批评。

——摘编自董玉洁、钱乘旦、杨宁一《圆明园:意象中的崩塌》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孟德斯鸠认识的中国形象,并综合评价这些认识。

2 . 材料一.卢梭坚持人民是主权者,政府从属于人民主权。无论是在国家主权的归属还是主权的行使问题上,他都强调人民是政治生活的主体。人民主权具有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以及绝对性和至高无上性等四个基本原则。立法权与行政权是相区分的。立法权是主权的主要表现形式;行政权由立法权派生而来,政府受托于人民行使行政权,政府官员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有推翻现有政府的革命权。……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公意构成了至高无上的秩序和律令,主权就是公意的运用,人民共同行使主权,即主权在民。他的主权在民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并由此而绘制了一幅理想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蓝图。

——摘编自丁冬菊《卢梭主权在民思想解读》

材料二.梁启超介绍说:“西方之言曰:人人有自主之权。何谓自主之权?各尽其所当为之事,各得其所应有之利,公莫大焉,如此则天下太平矣。……权也者,兼事与利言之也。使以一人能任天下之所当为之事,则即以一人独享天下人所当得之利,君子不以为泰也。……地者积人而成,国者积权而立,故全权之国强,缺权之国殃,无权之国亡。”他借助天赋人权论,宣传权利是公有的,人人可以共享,这样国家就可以强盛。否则,全国政权由一人独专是行不通的,也是极其有害的。中国衰弱的根源就在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

——摘编自赵书刚《从近代化视角看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卢梭民权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民权思想的主要特点,并分析梁启超与卢梭民权思想的主要不同点。
2019-01-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黄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